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试题资料 模拟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传染病学-细菌感染

来源:中公医考网
2017-06-06 10:01:02
652
A+
  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传染病学篇中细菌感染章节会出哪些考点?怎么出题?为了帮大家更好的了解传染病学篇细菌感染章节的考点,中公医考网小编整理了有关此篇章中的考试试题,供大家学习与参考。

  一、A1型题

  1.下列各项,不支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的脑脊液检查是

  A.外观混浊

  B.蛋白质含量高

  C.细胞数减少

  D.糖含量明显减少

  E.氯化物含量减少

  答案:C

  解析:脑脊液检查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过程中,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浑浊;白细胞明显增高;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含量均减少。

  2.确诊伤寒的主要方法是

  A.细菌培养

  B.血常规

  C.大便隐血试验

  D.血清学检查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的主要手段。

  3.肥达反应阳性率较高的时期是

  A.病前1周

  B.病后第1周

  C.病后第2周

  D.病后第4周

  E.病后第8周

  答案:D

  解析: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第3-4周阳性率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

  4.治疗伤寒慢性带菌者,首选

  A.氯霉素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氨苄西林

  E.红霉素

  答案:D

  解析:伤寒带菌者的治疗:成人带菌者可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治疗,疗程4-6周。

  5.伤寒患者排菌量较多的时期是

  A.病前1周

  B.病后第1周

  C.病后第2~4周

  D.病后第5周

  E.病后第6周

  答案:C

  解析:伤寒患者自潜伏期开始即从粪便中排茵,发病后2-4周排茵量较多,传染性较强。

  6.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是

  A.长期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B.长期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C.长期弛张热,肝脾不大,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阳性

  D.长期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肥达反应阳性

  E.长期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正常,贫血,肥达反应阳性

  答案:A

  解析:伤寒极期:病程第2~3周,持续性高热达39℃-40℃, 多为稽留热型。大多数患者于起病1周左右可有脾大,质软或有轻压痛。部分患者肝脏亦大,重者可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提示有中毒性肝炎存在。伤寒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常在病程第1 周末出现阳性,第3~4周阳性率可达90%, 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

  7.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

  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B.合并肝硬化

  C. 11型变态反应

  D.Ⅲ型变态反应

  E.中毒性肝炎

  答案:A

  解析:伤寒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炎性增生反应,镜下见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

  8.患者持续发热6天,怀疑为伤寒,为确诊较简便而可靠的检查是

  A.尿培养

  B.粪便培养

  C.肥达反应

  D.骨髓培养

  E.血培养

  答案:E

  解析:血培养是确诊伤寒较简便而可靠的检查。

  9.对伤寒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有参考价值的指标是

  A.血白细胞计数

  B.肥达反应

  C.嗜酸粒细胞计数

  D.体温的高低及热型

  E.肝脾肿大的程度

  答案:C

  解析:伤寒白细胞计数减少或正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计数减少或消失,此有助于诊断和判断病情;血小板也可减少。故答案选择C。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菌痢的典型表现

  A.里急后重

  B.发热

  C.呕吐

  D.腹痛

  E.黏液便

  答案:C

  解析: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有发热(体温可达39cC或更高入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或脓血便,并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11. 急性菌痢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疗程为

  A.1-3日

  B.1-5日

  C.2-5日

  D.3-5日

  E.4-5日

  答案:D

  解析:急性菌痢应根据当地志贺菌耐药情况、个体差异、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避免滥用,疗程为3-5日。

  12.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较可靠的依据是

  A.潜伏期的长短

  B.毒血症状的轻重

  C.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计数

  D.大便检出病原体

  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答案:D

  解析:大便检出病原体是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较可靠的依据。

  13.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A.隔离及治疗现症患者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E

  解析:茵痢的预防应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14.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呋喃唑酮

  E.氟喹诺酮类

  答案:E

  解析:菌痢的抗菌治疗:氟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但儿童、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应慎用。

  15.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接触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虫媒传播

  E.血液传播

  答案:C

  解析:细菌性痢疾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上一页1/2 下一页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传染病学-病毒感染6
下一篇:【中医】练习题A1(70)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 院长督查班
直播+面授
院长督查班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鸣医计划
直播+面授
鸣医计划系列
 
2021中医医师网络课程-技能冲锋班
预售网课
技能冲锋班
 
2021年中医医师网络课程-基础夯实班
预售网课
基础夯实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