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胸部叩诊音的分类
(1)清音:为正常肺的叩诊音,呈中低音调。
(2)过清音:较清音的音调低,持久,可有回响。见于肺气肿患者。正常儿童可叩得相对过清音。
(3)实音:似叩击装满液体的容器时的声响。见于大量胸腔积液。
(4)浊音:叩诊音较短,高调而不响亮。见于肺部含气量减少及炎性渗出实变时,如大叶性肺炎等。
(5)鼓音:似击鼓的声音,音调较清音高。正人可于左胸下侧方叩得鼓音,是由于左侧膈下胃泡内气体的缘故。
2.影响叩诊的主要因素
(1)胸壁组织增厚,可使叩诊音变浊。如皮下脂肪多、肌肉层厚、乳房较大等。
(2)胸廓骨骼支架增大,共鸣作用增强。
(3)肺泡含气量、弹性、张力的改变会影响叩诊音,如深吸气后叩诊音调高。
3.正常胸部叩诊音
正常肺野为清音,心肺和肝肺重叠处为浊音,肝、心脏部位是实音。
4.胸部异常叩诊音
正常肺的清音区如果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时,为异常叩诊音。常提示肺、胸膜、膈或胸壁有病变。
(1)浊音及实音
①肺组织的炎症、实变等含气量减少的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肺梗死、肺不张等。
②胸膜腔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③胸壁疾患,如胸壁水肿或胸壁肿瘤。
(2)鼓音:见于肺内的大空腔或气胸。如肺结核、肺脓肿、肿瘤或肺囊肿破溃形成的空洞,以及肺大疱等。
(3)过清音:常见于肺气肿,为肺弹性减弱、含气量增多之故。
5.胸部叩诊时注意
(1)板指与肋间隙之间的关系:前胸、侧胸及肩胛下区叩诊时,板指应与肋间隙平行。而肩胛间板指与脊柱平行。
(2)胸部叩诊顺序:从上至下,从前至后,左右交叉,上下对比,内外对比,依次检查前胸、侧胸、背部。
(3)前胸及侧胸叩诊时,注意避开心脏和肝脏。在背部叩诊时,注意避开两侧的肩胛骨。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