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17岁,脑部重伤入院,经各种治疗3天后,患者进入脑死亡状态,现用呼吸机及各种设备维持生命,这种情况下,医生应采取的措施是:
A.经全科讨论后撤掉呼吸机
B.只要病人家属要求,一直维持这种状态
C.私自决定撤掉呼吸机
D.向父母解释脑死亡,征得同意撤离呼吸机
E.在卫生资源紧缺情况时,撤掉其呼吸机
2.女,打算终身不结婚,去医疗机构做胚胎移植,医疗机构拒绝了患者的要求,符合的伦理要求是:
A.保护后代原则
B.社会公益原则
C.知情同意原则
D.不伤害原则
E.公平公正原则
3.某中年男性因突发急症在大街上摔倒并昏迷,由路人送至附近医院,被确诊为脑出血,急需手术,但医务人员无法联系到其亲属。在此情况下,可以决定为其急诊手术的人员是:
A.医院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人
B.医院所在地派出所负责人
C.为其接诊医师的上级医师
D.院长或其授权人
E.为其接诊的医师
4.某县医院医师张某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开具不合理处方达5次以上,被认定考核不合格。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执业医师法》责令其暂停一定期限的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该期限是:
A.3~9个月
B.3~6个月
C.1~6个月
D.6~12个月
E.1~3个月
5.某患者到省人民医院就医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需要报告的部门:
A.医学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法院
D.省级人民政府执法部门
E.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6.李某是一糖尿病患者,甲医疗机构为其开具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处方,乙医疗机构是该处方药品的调剂机构,此时处方应由谁妥善保存:
A.甲医疗机构
B.乙医疗机构
C.患者本人
D.患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
E.甲乙医疗机构共同保管
7.李某系县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因有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的情形,被医院取消了抗菌药物处方权该情形是:
A.使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B.紧急情况下未经批准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C.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
D.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
E.未参加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
8.某医疗机构发现1例鼠疫患者,其病情特殊,传染性明显高于以往,医师怀疑发生菌株变异,计划将该菌株送往上级实验室进一步研究。关于该菌株的运输说法正确的是:
A.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运输
B.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由医疗机构送往上级实验室
C.由医疗机构和上级实验室共同委托第三方运输
D.由医疗机构直接送往上级实验室
E.由上级实验室自行来采取
9.女,27岁。因分娩大出血急需输血,当地血站距医院较远无法及时提供,其他医院也无血液可供调剂。医院按照临时采血规程和技术标准采集血液,挽救了患者生命。事后医院依法在规定时限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报告,该时限是:
A.15日
B.5日
C.1日
D.10日
E.3日
10.对某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五年级总人数80人,视力低下的人数为30人,调查所有学生视力低下的人数为100人,则五年级视力低下占全体视力低下的构成比:
A.10%
B.20%
C.25%
D.30%
E.80%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脑死亡作为比心肺死亡更为科学的死亡标准。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地丧失了全部功能,范围涉及大脑、小脑、脑桥和延髓。即发生全脑死亡后,虽心跳尚存,但脑复苏已不可能,个体死亡已经发生且不可避免。该患者处于脑死亡状态,已没有救治的必要,为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此时医生应向父母解释脑死亡,征得同意撤掉呼吸机(D正确),如家属不同意,应详细说明情况,劝说征得同意撤离呼吸机(B错)。应符合知情同意原则,而不能私自决定撤掉呼吸机(A、C、E错)。故本题选D。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医学伦理学.医学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伦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①按照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的要求,目前允许实施的辅助生殖技术是精子捐赠助孕。医务人员必须严格贯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不得对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否则将违背社会公益原则(B对)。②保护后代原则(A错)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医务人员不得对近亲间及任何不符合道德的精子和卵子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代孕技术、医务人员不得实施胚胎赠送助孕技术、同一供者的精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③知情同意原则(C错)是指在实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时,必须取得本人同意才可实施。④不伤害原则和公平公正原则均不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D、E错)。故本题选B。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执业规则。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主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题干中该患者突发急症需行急诊手术,无法联系到其亲属的情况下,应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即院长或其授权人(D对)的批准后实施。医院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人(A错)、医院所在地派出所负责人(B错)、为其接诊的医师(E错)、为其接诊医师的上级医师(C错)都不是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故本题选D。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执业医师法-考核不合格的处理。《执业医师法》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至6个月(B对,A、C、D、E错),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故本题选B。
5.【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报告与处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查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某患者到医院就医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该医院发现不良反应后,必须及时向当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E对,A、B、C、D错)报告。故本题选E。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对处方的管理。据《处方管理办法》第五十条规定,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题干中乙医疗机构是处方药品的调剂机构,因而应由乙医疗机构妥善保存处方(B对,A、C、D、E错)。故本题选B。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取消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情形。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应当取消其处方权:C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C对);②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③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④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⑤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⑥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权。主治医师属于中级职称,可以使用限制级及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不允许使用特殊及抗菌药物(A、D错)。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B错)。未参加抗菌药物规范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无抗菌药物处方权(E错)。故本题选C。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A对,答案选A)。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由医疗机构送往上级实验室(B错)、由医疗机构和上级实验室共同委托第三方运输(C错)、由医疗机构直接送往上级实验室(D错)、由上级实验室自行来采取(E错)等选项为混淆选项。故本题选A。
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卫生法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时采集血液必须同时符合的条件。临时采集血液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危及患者生命,急需输血;②所在地血站无法及时提供血液,且无法及时从其他医疗机构调剂血液,而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治疗;③具备开展交叉配血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能力;④遵守采供血相关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医疗机构应当在临时采集血液后10日内将情况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故本题选D。
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方法-相对数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构成比的计算公式为,构成比=该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例数)某事物内部的所有观察单位之和(例数之和)x100%。五年级视力低下占全体视力低下的构成比=五年级视力低下的人数/调查所有学生视力低下的人数=30/100=0.3(D对、A错、B错、C错、E错)。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