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
食管癌是主要起源于食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中,食管鳞癌约占90%,食管腺癌约占10%。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也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9个县市年死亡率超过100/10万人以上,年死亡率最高者达303.37/10万人。
在各类考试中经常会考察到食管癌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从病因、病理形态、临床表现等方面来入手学习。因此,中公教育的医考专家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考题:
1.【单选题】食管癌的最主要临床表现是:
A.消瘦
B.厌食
C.贫血
D.进行性吞咽困难
1.【答案】D。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某些理化因素的长期刺激和食物中致癌物质,尤其是硝酸盐类物质过多是食管癌的重要病因,同时食物中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酗酒、抽烟、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参与本病发生。
(一)饮食和生活方式
1.真菌霉素的致癌作用很早就被临床所发现。
2.吸烟和饮酒因素:吸烟、饮酒是食管鳞癌明确的危险因素。
3.口腔卫生因素:口腔卫生条件差,增加患食管鳞癌的风险。
(二)遗传背景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这与人群的易感性与环境条件有关。已发现,高发区内与家族共同生活20年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占1/2.
(三)感染因素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一些食管癌高发区的重要致病因素,尤其是HPV-16与食管鳞癌发生呈正相关,HPV感染者罹患食管鳞癌的风险比常人升高近3倍。
(四)其他因素
Barrett食管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有肠上皮化生,Barrett食管相关异型增生则是腺癌的癌前病变。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展为食管鳞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6~33倍。
1.早期食管癌按其形态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头型。
2.进展期食管癌可分为髓质型、覃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除上述分型外,临床还常见两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
1.鳞状细胞癌:最多,约占90%,多见于食管上、中段。
2.腺癌:较少见,多见于食管下段。
(一)早期症状
在食管癌的早期,局部病灶刺激食管,如炎症、肿瘤浸润、食管黏膜糜烂、表浅溃疡引起食管蠕动异常或痉挛。症状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常反复出现,持续时间可达1~2年。临床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时局部有异物感或摩擦感,吞咽食物有停滞感或轻度梗阻感。下段癌还可引起剑突下或上腹部不适、呃逆、嗳气。
(二)后期症状
1.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吞咽困难在开始时常为间歇性,但总趋势呈持续性存在,进行性加重,如出现明显吞咽障碍时,肿瘤常已累及食管周径的2/3以上。吞咽困难的程度与食管癌的病理类型有关,缩窄型和髓质型癌较为严重。
2.反流食管癌的浸润和炎症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黏液分泌增加。当肿瘤增生造成食管梗阻时,黏液积存于食管内引起反流,患者可以表现为频繁吐黏液,所吐黏液中可混有食物、血液等,反流还可引起呛咳,甚至吸入性肺炎。
3.胸骨后或背部肩胛间区持续性疼痛常提示食管癌已向外浸润,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疼痛也可由肿瘤导致的食管深层溃疡引起;下胸段或贲门部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位于上腹部。
4.其他肿瘤侵犯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动脉而造成致死性大出血;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致呃逆;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致气急或干咳等。
(三)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晚期因患者进食困难,营养状况日趋恶化,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失水和恶病质。当肿瘤有转移时,可有大量腹水形成。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