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医狄某在给村民宣传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的知识时提到,“重视先兆,见微知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对应的是中医预防基本原则中的:
A.形神合一,形神共养B.重视先兆,防微杜渐
C.动静互涵,协调平衡D.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E.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2.某乡医想要调查自己所在乡镇常见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威胁程度,以此制定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请问他最适合选择什么指标:
A.发病率B.患病率
C.罹患率D.病死率
E.死亡率
3.2019年年底我国曾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并在极短时间内波及到了许多省市。这种疾病的流行强度称为:
A.暴发B.大流行
C.季节性升高D.周期性流行
E.长期变异
4.张某每次体检,结果均为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这属于危害健康行为中的:
A.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B.致病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D.预警及避开环境危害行为
E.病人角色行为
5.张某过去是学校的三好学生,但在外打工期间认识了几名社会朋友之后,总一起出入一些娱乐场所,渐渐染上了毒瘾,这体现了危害健康行为哪项特征:
A.危害性B.稳定性
C.有一定聚集性D.习得性
E.可预防控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和政策-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基本原则。(2)中医预防基本原则中“重视先兆,防微杜渐”是指中医养生重视先兆,见微知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故本题选B。
2.【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基本知识-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2)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以衡量该病对生命威胁的程度。病死率越高,说明该疾病对生命的威胁越大。故本题选D。
3.【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基本知识-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疾病流行强度。(2)大流行是指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区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洲界,甚至形成全球性大流行。例如,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构成全球大流行。故本题选B。
4.【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概述-健康相关行为。(2)危害健康行为中不良疾病行为: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不良疾病行为可能发生在上述过程的任何阶段,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疑病(C对)、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故本题选C。
5.【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概述-健康相关行为。(2)危害健康行为指偏离个人、他人乃至社会的健康期望,客观上不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其主要特点为:①危害性;②稳定性;③习得性;④有一定聚集性;⑤可预防控制。其中习得性是指危害健康的行为都是在个体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会的。题干中张某“渐渐染上了毒瘾”体现了习得性。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