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称之为急性胃炎。急性胃炎不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也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我们在学习急性胃炎时需重点掌握急性胃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1.应激状态、严重创伤、手术、败血症、脑血管意外、多脏器衰竭及严重心理障碍等。以上因素可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缺氧、黏液分泌减少、胃酸分泌增加。
2.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是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较常见的原因,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可致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黏液屏障受损,黏膜修复障碍。
3.创伤。放置鼻胃管、胃镜下治疗等能刺激、损伤黏膜。
1.临床表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临床表现,应考虑到有急性胃炎的可能性。药物或应激状态所致的急性胃炎,可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表现;由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同时伴有腹泻。
2.辅助检查: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发病后24-48小时内进行)。内镜下可见到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一般为浅溃疡)。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常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但腐蚀剂性胃炎急性期应注意严禁行胃镜检查。
1.祛除病因:停用不必要的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限制饮食。
2.应用抑酸剂、抗酸剂或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组胺受体拮抗剂(H2RA),质子泵抑制剂(PPI)。抗酸剂:包括氢氧化铝、碳酸氢钠等。胃黏膜保护剂:铋剂、硫糖铝等。
3.其他治疗:出血严重者,除了限制饮食、抑制胃酸外,应输血、补液,也可采用冰盐水100-200ml+去甲肾上腺素8-16ml或凝血酶分次口服或经胃管、胃镜喷洒止血治疗。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