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伤发热病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
2.阴虚发热特点:午后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伴见烦躁,盗汗,口干咽燥等阴虚症状;舌质红,或见裂纹,少苔,甚至无苔,脉细数。
3.阴虚发热治法:滋阴清热。
4.阴虚发热选方: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
5.血虚发热选方:归脾汤。
6.气虚发热特点:低热多见,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伴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或食少便溏等脾气虚症状;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7.气虚发热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8.气虚发热选方:补中益气汤。
9.阳虚发热特点:发热欲近衣被,形寒肢冷,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伴见头晕嗜卧,腰膝酸软,面色㿠白等症;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10.阳虚发热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11.阳虚发热选方:金匮肾气丸。
12.气郁发热特点: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伴见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纳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13.气郁发热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14.气郁发热选方:丹栀逍遥散。
15.痰湿郁热特点:低热,午后热甚,胸闷脘痞,不思饮食,兼见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见黏滞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16.痰湿郁热治法:燥湿化痰,壅遏化热。
17.痰湿郁热选方: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或三仁汤。
18.血瘀发热特点:午后或夜间发热,或见自觉发热,口干不欲多饮,有固定痛处或见肿块,面色萎黄或见晦暗;舌质青紫或见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19.血瘀发热治法:活血化瘀。
20.血瘀发热选方:血府逐瘀汤。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1.【单选题】内伤发热血虚发热的代表选方是:
A.归脾汤 B.四君子汤
C.当归补血汤 D.血府逐瘀汤
E.八珍汤
1.【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内伤发热选方的知识点。(2)内伤发热血虚发热治法益气养血,选用归脾汤进行加减。故本题选A。
此外中公医考为大家提供了每月测评,还没参加测试的同学,快来扫码参加吧!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