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口腔执业医师/助理 试题资料 模拟试题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习题:第四单元B

2018-07-05 17:49:18
1152
A+

1、

<1>、

【正确答案】 A

<2>、

【正确答案】 D

<3>、

【正确答案】 C

2、

<1>、

【正确答案】 B

<2>、

【正确答案】 C

<3>、

【正确答案】 E

3、

<1>、

【正确答案】 B

<2>、

【正确答案】 C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C

<5>、

【正确答案】 A

<6>、

【正确答案】 D

4、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缓冲不足,如牙槽嵴上的骨棱,骨尖,缓冲不足均可引起翘动。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边缘封闭区:是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如黏膜皱襞、系带附丽部、上颌后堤区和下颌磨牙后垫。此区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不能承受咀嚼压力。但是这些组织可以与义齿边缘紧密贴合,防止空气进入基托与组织之间,产生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从而形成负压和两者之间的吸附力,义齿固位。后堤区属于边缘封闭区。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主承托区:指垂直于颌力受力方向的区域。包括上下颌牙槽嵴顶的区域,该区域通常不易出现骨吸收,此区的骨组织上被覆盖着高度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其下有致密的黏膜下层所附着,此区能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而不致造成组织的创伤。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边缘封闭区:是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如黏膜皱襞、系带附丽部、上颌后堤区和下颌磨牙后垫。此区有大量疏松结缔组织,不能承受咀嚼压力。但是这些组织可以与义齿边缘紧密贴合,防止空气进入基托与组织之间,产生良好的边缘封闭作用从而形成负压和两者之间的吸附力,义齿固位。

<5>、

【正确答案】 B

5、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下颌姿势位指端坐或直立,且不说话、不吞咽、不咀嚼时,下颌所处的位置.三种基本颌位中,它的稳定性是较差的.也称息止颌位或休息位。

<2>、

【正确答案】 C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中(牙合)位是指上下牙弓验面接触较广,牙尖相互交错咬合时下颌骨的位置。正中关系是指下颌适居正中,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垂直关系:指上、下颌弓的上、下关系,在正中颌位时,上下牙槽嵴之间的距离,即颌间距离。

6、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主承托区:垂直于牙合力受力方向的区域:包括后牙区牙槽嵴顶、腭穹隆区、颊棚区。此区域承担咀嚼压力,抵抗义齿基托的碰撞而不致造成组织创伤。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副承托区:与(牙合)力受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包括上下颌前牙区牙槽嵴顶、上下颌前牙区牙槽嵴顶的唇颊舌腭侧不包括硬区。此区不承受较大的压力,只是协助主承托区承担咀嚼压力,义齿基托与副承托区黏膜也应紧密接触。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缓冲区是义齿需要缓冲咀嚼压力的区域,主要指上颌隆突、颧突、上颌结节的颊侧、切牙乳突、下颌隆突、下颌舌骨嵴以及牙槽嵴上的骨尖、骨棱等部位。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边缘封闭区 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如黏膜皱襞,系带附丽部,上颌后堤和下颌磨牙后垫。

7、

<1>、

【正确答案】 C

<2>、

【正确答案】 E

<3>、

【正确答案】 D

<4>、

【正确答案】 A

8、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固定桥修复的时间:一般拔牙后的1~3个月内,牙槽突吸收较快,以后逐渐趋于稳定,所以固定桥修复较好是在牙槽嵴的吸收比较稳定之后进行,即拔牙后的3个月左右,使桥体龈端与牙槽嵴黏膜有良好的接触,避免在牙槽嵴的吸收未稳定前作固定桥修复。

<2>、

【正确答案】 A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活动修复至少在拔牙后多长时间进行1个月。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上颌种植修复的较佳时间是在拔牙后5~6个月。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下颌种植修复需拔牙后多久进行3~4个月。

9、

<1>、

【正确答案】 A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舌侧基托过长压迫舌系带和舌下腺易引起疼痛。恶心可能是患者心理因素或异物感强烈,因人而异。寄托组织过度刺激必定增大异物反应,恶心属连带表现。

<3>、

【正确答案】 C

10、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全口义齿上颌后牙颊尖连线形成的曲线称为补偿曲线。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5个因素中只有前伸髁导斜度是利用前伸(牙合)记录将患者的前伸髁道斜度转移至(牙合)架上形成,而其他4个因素是在排牙和调整(牙合)平衡的过程中形成的。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前伸切导斜度(B)、补偿曲线曲度(C)、牙尖工作(平衡)斜面斜度(D)和定位平面斜度(E)是在排牙和调整(牙合)平衡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可以改变和调整的。虽然前伸髁导斜度与其他4个因素存在正反变关系,但是,前伸髁导斜度代表的是患者髁突前伸运动轨迹斜度(髁道斜度),因此利用前伸(牙合)记录在(牙合)架上确定好的每个患者左右两侧的前伸髁导斜度是不能改变的。

点击下方图片,获取口腔医师考试新版题库

上一页2/2 下一页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修复学习题:第三单元A3/A4
下一篇:口腔执业医师练习题A1型(84)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面授
2021年口腔医师面授课程
 
直播
2021年口腔医师考试直播课
 
直播
口腔医师院长督学技能+笔试课程
 
直播
2021年口腔医师鸣医计划课程体系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