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在历年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中所占分值为1-2分,占中医外科学的3%-5%,A1、A2、A3、B1型题均可能涉及。重点考查的疾病是:痔、肛裂、脱肛。
1.内痔好发于齿状线上,膀胱截石位3、7、11点。
2.Ⅰ期内痔:痔核较小且不脱出,以便血为主要症状。Ⅱ期内痔:痔核较大,便时脱出肛外,便后自行还纳,便血量或多或少。Ⅲ期内痔:痔核大至便时或行走、咳嗽时脱出,不能自行还纳,须用手推回,便血少或无。Ⅳ期内痔:痔核脱出,手托亦不能回纳,常暴露于外,易感染、水肿甚至坏死。
3.肿物蒂小质嫩,颜色鲜红,便后出血是息肉痔的特点。
4.发病急骤,肛周疼痛剧烈,肿胀、结块,伴见不同程度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破溃后多形成肛漏的疾病是肛痈。
5.肛周突然肿痛,持续加重;肛周红肿,有明显触痛,质硬,皮肤焮热;伴见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数。辨病为肛痈,辨证热毒蕴结,选方为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毒汤。
6.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肛瘘。
7.单纯性肛漏是指肛门旁皮肤仅一个外口,且有直通肛隐窝的内口,称完全漏(内外漏);只有外口连接瘘管,而无内口者,称单口外漏(外盲漏);只有内口连接瘘管而无外口者,称单口内漏(内盲漏)。
8.肛瘘切开疗法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漏及低位复杂性肛漏,对高位肛漏切开时须配合挂线疗法,以免造成肛门失禁。
9.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症的疾病是肛裂。
10.早期肛裂的特点是病程较短,仅在肛管皮肤出现一个小的溃疡,创面浅,色鲜红,边缘整齐有弹性。
11.肛裂的切开疗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
12.脱肛:一度脱垂脱出长度为3~5cm;二度脱垂脱出长度为5~10cm;三度脱垂脱出长度为>10cm。
13.黏膜下注射法,适用于一、二度直肠脱垂,一度直肠脱垂效果最好。直肠周围注射法,适用于二、三度直肠脱垂。
14.直肠黏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的疾病是脱肛。
15.锁肛痔是发于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疾病后期,肿瘤阻塞,肛门狭窄,排便困难,如锁住肛门一样,好发于40岁以上者的疾病是锁肛痔。
16.直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便血。
17.直肠癌常见的早期症状是排便习惯改变。
18.锁肛痔的转移征象是首先是直接蔓延,后期穿过肠壁,可以侵入膀胱、阴道壁、前列腺等邻近组织,并引发相应症状。
19.内痔的病机是热与血相搏结,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
20.便血鲜红,量多,肛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灼热;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辨病为内痔,辨证为湿热下注,用方为脏连丸。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1.【单选题】便血鲜红,量多,肛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灼热;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宜选用的方剂为:
A.凉血地黄汤 B.脏连丸
C.止痛如神汤 D.补中益气汤
E.黄连膏
1.【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外科学-中医外科疾病-内痔的知识点。(2)便血鲜红,量多,肛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灼热;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辨病辨证内痔湿热下注,选方为脏连丸(B对);内痔风伤肠络选方为凉血地黄汤(A错);内痔气滞血瘀选方为止痛如神汤(C错);内痔脾虚气陷选方为补中益气汤(D错);内痔外敷法选方为黄连膏(E错)。故本题选B。
2.【单选题】切开疗法适用于:
A.陈旧性肛裂,伴结缔组织外痔 B.早期肛裂
C.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D.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症
E.不伴结缔组织外痔、皮下瘘的陈旧性肛裂
2.【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外科学-中医外科疾病-肛裂的知识点。(2)切开疗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A对)。扩肛法适用于早期肛裂(B错),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合并症者(D错)。纵切横缝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C错)。肛裂侧切术适用于不伴结缔组织外痔、皮下瘘的陈旧性肛裂(E错)。故本题选A。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