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备考知识 中医基础

【中医二试】中医诊断知识点总结

2023-09-08 10:34:56
120
A+
  在中医考试中,中医诊断内容主要在第一单元考试中考察,约占分值50分,题目相对简单,易得分,因此考生们重点在于基础把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知识点总结,分享给大家:
 
  1、中医诊断的原则和原理: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基本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2、五色主病: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黑色—寒证,血瘀,剧痛,肾虚,水饮;
 
  红色—热证,戴阳证;
 
  黄色—虚证,湿证;
 
  白色—虚证(气虚,阳虚,血虚),寒证,失血。
 
  3、望神:得神—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
 
  正虚失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面色晦暗无华,目无光彩;
 
  邪盛失神—神昏谵语,躁扰不宁;
 
  假神—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
 
  4、目的脏腑分属:血络—血轮—心;白睛—气轮—肺;黑珠—风轮—肝;瞳仁—水轮—肾;眼胞—肉轮—脾。
 
  5、胞睑下垂称睑废,多见于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昏睡露睛,多由于脾虚清阳之气不升。
 
  6、牙齿色泽:①牙齿干燥:热伤津液。②燥如石:胃热炽盛。③燥如枯骨:肾阴枯涸。
 
  牙齿动态:①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②咬牙齘齿:多为热盛动风。③睡中齘齿: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亦可见于常人。
 
  7、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白喉:灰白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则出血,白膜随即复生,常因外感火-热疫毒所致。
 
  乳蛾:咽部两侧红肿突起,常因肺胃热盛所致。
 
  8、舌色变化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
 
  ①气血两虚:淡白而稍小。②阳虚寒证:淡白湿润或胖嫩。③脱血夺气:枯白舌。
 
  红舌:主热证。
 
  ①实热:兼黄厚苔。②虚热:少苔或无苔。③心火:舌尖红。④肝胆火:舌边红。
 
  绛舌: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①里热亢盛:舌绛有苔。②阴虚火旺:舌绛,少或无苔。
 
  紫舌:主血行不畅。
 
  ①热:绛紫而干枯少津。②寒:淡紫或青紫湿润。③血瘀:舌暗紫,有瘀点、瘀斑。
 
  9、胖瘦:
       ①胖大:主水湿痰饮。
 
  ②瘦薄:主气血两虚和阴虚火旺。
 
  ③舌淡而瘦薄:气血两虚。
 
  ④舌红绛而瘦薄:阴虚火旺。
 
  点刺:皆主热盛,芒刺越多,热邪越盛。
 
  裂纹舌:①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
 
  ②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③舌淡白胖嫩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者,多属脾虚湿侵。
 
  齿痕舌:主脾虚、水湿内盛。
 
  10、强硬:主热、痰、风。
 
  ①热陷心包:舌红绛而强硬。②痰浊内阻:舌胖大,有厚腻苔而强硬。③中风:舌体㖞斜而强硬。
 
  痿软:主阴液亏损或气血两虚。
 
  颤动:主肝风内动。
 
  㖞斜:主中风或中风先兆。
 
  吐弄:均主心脾有热。
 
  吐舌和弄舌的区别:吐舌为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为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低下。
 
  11、腐腻:主要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①腐苔:苔质疏松而厚,颗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在舌面上,极易脱落。主食积、痰浊、内痈。
 
  ②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擦之不去,刮之不脱。主湿浊、痰饮、食积。
 
  剥(落)苔:由于胃气、胃阴亏损。
 
  ①地图舌:舌苔剥落呈地图状,边缘凸起。
 
  ②镜面舌:舌苔全部剥落,舌面光洁如镜。
 
  ③类剥苔:剥落处可见新生颗粒。
 
  真假
 
  ①真苔:舌苔坚敛着实,紧贴于舌面、不易脱落。表示有胃气,也称有根苔。
 
  ②假苔:舌苔不着实,似浮涂于舌面上,刮之即去。表示胃气已衰,也称无根苔。
 
  12、灰黑苔:主热极,寒盛。无论寒热均属重证,黑色越深,病情越重。①热极津枯:苔灰黑而燥裂。②阳虚寒盛:苔灰黑而润滑。
 
  13、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谵语:指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为热扰心神。
 
  郑声:指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证、郁证。
 
  错语:指病人神志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虚证多与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有关。实证多为痰浊、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14、百日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终止时有鹭鸶鸟叫声。为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
 
  白喉:咳声如犬吠,为感受疫毒所致。
 
  15、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病室尸臭,多为脏腑衰败,病情重笃。
 
  病室有尿臊气(氨气味),见于肾衰。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酮体气味),多见于消渴危重病证。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16、胀痛:气滞。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刺痛:血瘀。
 
  冷痛:寒证。
 
  灼痛:热证。
 
  重痛:湿邪留滞。
 
  酸痛:风湿侵袭、气血虚所致。
 
  绞痛:寒邪凝滞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空痛:气血亏虚所致。
 
  隐痛:虚证。
 
  走窜痛:肝气郁滞或风邪所致。
 
  17、耳鸣、耳聋的病机:
 
  实证:突发耳鸣,声大,按之尤甚,或耳暴聋。可因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伤耳所致。
 
  虚证:渐起耳鸣,声小,按之可减或耳渐聋。可因肾精、脾气或肝阴血不足,耳窍失养所致。
 
  18、问饮食与口味:
 
  口渴与饮水
 
  (1)口不渴:多见于寒证,或没有明显的热邪。
 
  (2)口渴多饮:指口渴明显,饮水量多。①若口渴喜冷饮,为里实热证。②若口渴多饮,伴有食多、尿多、消瘦,为消渴病,属肾阴虚。③若剧烈汗、吐、下后出现口渴多饮,为津伤欲引水自救。
 
  (3)渴不多饮:多见于四种情况:①痰饮水湿内停。②湿热内困。③热入营血。④瘀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食
 
  (1)消谷善饥: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
 
  (2)饥不欲食:多属胃阴虚证。
 
  口味
 
  (1)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多因湿热蕴脾。口甜而食少、神疲乏力者,多属脾气亏虚。
 
  (3)口黏腻: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牌。
 
  (4)口酸: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涩: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7)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中公医考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中医二试】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下一篇:【中医二试】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总结30条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 院长督查班
直播+面授
院长督查班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鸣医计划
直播+面授
鸣医计划系列
 
2021中医医师网络课程-技能冲锋班
预售网课
技能冲锋班
 
2021年中医医师网络课程-基础夯实班
预售网课
基础夯实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