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剂属于较大的章节,在执业医师考试中所占分值也相对较大,2分左右,约占方剂学的5%,主要涉及A1、B1型题。其中A1型题多考查方剂的功用、主治和方解,B1型题多采用对比方式考查相似方剂的功用及共同药物。重点考查:清营汤、普济消毒饮。现将重点内容罗列如下。
1、白虎汤治疗气分热盛证,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2、竹叶石膏汤治疗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需要与生脉散区分,生脉散治疗的是气阴两伤证,纯虚无实;而竹叶石膏汤治疗的病证既有气阴两伤,又有余热未清,主要体现在“气逆欲呕”。
3、竹叶石膏汤的组方特点为: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此外其中半夏:麦门冬=1:2.
4、清营汤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治疗的是热入营分证,典型表现为“身热夜甚”,“斑疹隐隐”,需要与犀角地黄汤的“斑疹紫黑”区分。
5、清营汤的组方特点是“透营转气”,相关药物是银花、连翘。
6、犀角地黄汤主要治疗热入血分证,主治各种出血,组方特点是“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7、温病热入卫分选用银翘散;热入气分选用白虎汤;热入营分选用清营汤;热入血分选用犀角地黄汤;温病后期,邪伏阴份选用青蒿鳖甲汤。
8、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疏风散邪,治疗大头瘟。体现了火郁发之的原则,代表药物是柴胡、升麻。
9、总结体现火郁发之的方剂:普济消毒饮(升麻、柴胡)、清胃散(升麻)。
10、黄连解毒汤主治三焦火毒热盛证,能够泻火解毒,其中黄连泻心火以及中焦火热;黄柏泻下焦火;黄芩泻上焦火;栀子归三焦经,泻三焦之火。本方三黄并用,是“苦寒直折”的代表方。
11、凉膈散的功效是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清上与泻下并行,“以泻代清”清泄胸膈郁热。
12、泻白散的功用是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13、总结薄荷在不同方剂中的配伍意义:桑菊饮、银翘散--疏散风热解表;凉膈散--清利头目利咽;普济消毒饮--疏散头面风热;逍遥散--透达肝经郁热。
14、清脏腑热部分主要掌握各方剂的主治脏腑定位。泻白散清泻肺热,止咳平喘;导赤散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
15、清胃散主治胃火牙痛,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等;玉女煎清胃热,滋肾阴,主治胃热阴虚证,表现为牙松齿衄。
16、龙胆泻肝汤主治肝经湿热下注证和肝胆实火上炎证,其中当归、生地作用是:养血滋阴,养肝体合肝用。
17、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治疗肝火犯胃证,表现为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等。其中黄连:吴茱萸=6:1.特点是辛开苦降。
18、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特点是“通因通用”(大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对比白头翁汤主治热毒痢疾,赤多白少。
19、“通因通用”特点的有芍药散、大承气汤。
20、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表现为“夜热早凉”。
如果大家还有问题的可以继续在留言区留言哦!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