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中西执业医师/助理 备考知识 中医基础

2022中西医中药学-重点知识梳理20条-化痰止咳平喘药

2022-05-09 14:28:55
641
A+

温化寒痰药

1.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

①湿痰,寒痰证。本品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②呕吐。

③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④瘿瘤,痰核,痈疽肿毒,毒蛇咬伤。本品内服能消痰散结,外用能消肿止痛。

2.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消肿散结。

【主治病证】

①湿痰,寒痰;

②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③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10g,宜制用。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有毒,故阴虚燥咳忌服,孕妇慎服。

3.白芥子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寒饮喘咳,悬饮;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阴虚燥咳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

4.旋覆花

【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主治病证】

①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隔痞闷。

②噫气,呕吐。

【用法用量】包煎;或入丸散。

清化热痰药

5.川贝母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①虚劳咳嗽,肺热燥咳;

②瘰疬,乳痈,肺痈。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使用。

6.浙贝母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主治病证】

①痰热咳喘,风热咳嗽。

②瘰疬,瘿瘤,乳痈,肺痈。

【使用注意】反乌头。脾胃虚寒及有湿痰患者不宜使用。

7.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区别

相同点:均能清热化痰、散结,用于治疗热痰以及瘰疬瘿瘤等。

不同点:

川贝母微寒,味甘质润,长于润肺,故多用于治疗燥痰,咳嗽痰少以及肺燥干咳和肺虚久咳。

浙贝母苦寒,长于清热,性偏于泄,故多用于治疗热痰之咳嗽痰黄黏稠,以及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

8.竹茹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

①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②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③吐血、衄血、崩漏。

9.竹沥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主治病证】痰热咳喘;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用法用量】内服,冲服。

10.天竺黄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11.海藻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反甘草。

12.昆布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13.海蛤壳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14.瓜蒌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

①痰热咳喘;

②胸痹、结胸;

③肺痈,肠痈,乳痈;

④肠燥便秘。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虚便溏者及寒痰、湿痰证忌用。反乌头。

15.桔梗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病证】

①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②咽喉肿痛,失音;

③肺痈吐脓。

此外,桔梗能载药直达病所,故称为“诸药之舟辑”。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咯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止咳平喘药

16.苦杏仁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①咳嗽气喘。②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打碎(用时需要打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服。

17.紫苏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①咳喘痰多。②肠燥便秘。

18.桑白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①肺热咳喘;②水肿。

19.葶苈子

【性味归经】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①痰壅肺实咳喘,喘息不得平卧。

②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

20.百部

【性能】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主治病症】

①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

②蛲虫,阴道滴虫,头虱及疥癣。

【用法】煎服,5~15g。外用适量。久咳虚嗽宜蜜炙用。

编辑推荐:

中西医结合专业能不能在综合医院参加规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有哪些?

中西医执业医师报考条件是什么?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2022中西医方剂学-重点知识梳理20条-安神剂
下一篇:2022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祛湿剂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2021中西医医师辅导课程 院长督查班
直播+面授
院长督查班
 
2021中西医医师辅导课程-鸣医计划
直播+面授
鸣医计划系列
 
2021中西医医师网络课程-技能冲锋班
预售网课
技能冲锋班
 
2021年中西医医师网络课程-基础夯实班
预售网课
基础夯实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