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病?
在乘坐出租车时,我们经常能听到司机师傅说:“我这腰疼是老职业病了。”但其实司机师傅们的腰痛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职业病。那究竟什么是职业病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目前我国最新颁布的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132种(2013年修订版)。包括:①尘肺13种,6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③职业中毒60种;④物理因素职业病7种;⑤职业性传染病5种;⑥职业性皮肤病9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⑧职业性耳鼻喉疾病4种;⑨职业性肿瘤11种;⑩其他职业病3种,其中包括化学灼伤等工伤事故。
职业病包括以下特点:
1.病因有特异性: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2.病因大多可以检测: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反应的关系,即接触强度(浓度)越大,机体反应越明显。
3.不同接触人群的发病特征不同: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早期诊断: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愈后较好。
5.缺乏特效治疗: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的三个发病条件和五个特点,进一步说明三级预防的重要性,保障工人健康是职业病防治、生产力促进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之,明确了职业病的发病病因,并加以控制,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对于职业病的诊断,其原则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1.职业史:病人的职业史包括工作单位、参加工作时间、车间、工作岗位(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
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接触时间;现场危害调查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转状态、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同一作业场所的其他作业工人是否受到伤害或有类似的表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评价分析。
3.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表现包括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患者的职业接触史、现场调查情况;病人发病过程和(或)病情进展或出现的临床表现,与拟诊断疾病的规律是否相符。
4.实验室检查: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作用与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否相符;按照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与疾病发病规律是否相符。
1.下列哪一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
A.病因有特异性
B.病因大多可以检测
C.不同接触人群发病特征不同
D.全部预后良好
E.缺乏特效治疗
1.【答案】D。解析: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愈后较好,故选D。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