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脑
B.肝
C.心
D.五脏
E.经络
答案:C
2.对阴阳偏盛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调整阴阳
答案:A
解析:(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
(2)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④抑其阳盛:“阳盛则热”所致的实热证,应用清泻阳热,“治热以寒”的法则治疗。②损其阴盛:对“阴盛则寒”所致的实寒证,应当温散阴寒,“治寒以热”,用“寒者热之”的法则治疗。
3.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
A.怒胜思
B.思胜恐
C.恐胜喜
D.喜胜悲
E.惊胜恐
答案:E
解析:肾主惊、恐,肝主怒,而水生木,故E项“惊胜怒”与五行生克规律不符,选E。
4.“筋之余”是指
A.齿
B.爪
C.毛
D.发
E.骨
答案:B
解析: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乃筋之延续,所以有“爪为筋之余”之说。
5.“决渎之官”指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三焦
E.膀胱
答案:D
6.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答案:C
解析:血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作用减弱,可以导致多种出血病证,则称为“气不摄血”。所以治疗大出血时,常用益气固脱法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7.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经脉是
A.带脉
B.任脉
C.冲脉
D.督脉
E.维脉
答案:D
解析:督脉经风府穴,进人脑内,属脑,其分支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肾生髓,脑为髓海。因此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8.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
A.多与季节气候有关
B.多与地理环境有关
C.体外入侵
D.具有强烈传染性
E.多从皮毛口鼻而人
答案:D
9.六淫致病,较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答案:B
解析:寒性凝滞,寒邪伤人,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是较易导致疼痛的外邪。
10.下列不是痰饮治病特点的是
A.阻滞气血运行
B.影响水液代谢
C.易于蒙蔽心神
D.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E.易致肿块
答案:E
解析:痰饮治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今天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每日一练结束了,您都答对了吗?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