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鼻流浊涕者,多属
A.外感风热
B.胆经湿热
C.阳气虚弱
D.外感风寒
E.阴虚肺燥
答案:A
解析:鼻流浊涕者,多属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
涉及考点:望排出物。
16.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色红成片
B.是否时现时隐
C.是否抚之碍手
D.是否压之褪色
E.是否伴有身热
答案:C
解析:斑指皮肤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应手,压之不褪色者。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二者较主要的区别是在于是否抚之碍手。
涉及考点:望皮肤。
二、B型题
(17-18题共用备选答案)
A.青色、赤色
B.青色、黑色
C.黄色、黑色
D.赤色、黑色
E.赤色、白色
17.主瘀血证的面色为
答案:B
18.主水湿内停证的面色为
答案:C
解析: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黄色主脾虚、湿证。
涉及考点:望面色。
(19-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显于风关
B.达于气关
C.达于命关
D.透关射甲
E.未超风关
19.邪人脏腑,病情严重者,指纹的表现是
答案:C
解析:络脉的长短反映着病情的轻重,病情越重,络脉越长,络脉达于命关,为病邪深重。
20.病情凶险者。指纹的表现是
答案:D
解析:若络脉透过三关直达指端者,称为透关射甲,病多凶险,预后不佳。
(21-22题共用备选答衷)
A.项瘘
B.瘰疠
C.项痈
D.项强
E.瘿瘤
21.颈前结喉处有肿块,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为
答案:E
22.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为
答案:B
解析:①瘿瘤是指颈前结喉处有肿块,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多因肝郁气滞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②嫘疬是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炼液为痰,或外感风火时毒夹痰所致。
涉及考点:望躯体四肢。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