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除哪项外,均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症之一:
A.心下痞B.肠鸣
C.呕吐D.噫气不除
E.下利
2.百合病的病机是:
A.肝肾阴虚B.阴虚火旺
C.肺肾阴虚D.心肺阴虚内热
E.心肾阴虚
3.患者,女,50岁。素易感冒。此次低热3天,伴恶风、汗出,鼻塞、干呕,二便调,舌淡苔薄,脉弱。临床最佳辨证是:
A.桂枝二越婢一汤证B.麻黄汤证
C.小建中汤证D.桂枝汤证
E.桂枝新加汤证
4.关于肾着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不是:
A.身体重B.腰中冷
C.口渴D.小便自利
E.饮食如故
5.叶天士《温热论》认为,温病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哪组药物:
A.荆芥、防风B.芦根、滑石
C.薄荷、牛蒡D.银花、连翘
E.薄荷、豆豉
6.《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的情况,如从风热陷入者,宜加下列哪组药物:
A.水牛角(代犀角)、竹叶B.羚羊角、竹叶
C.赤芍、丹皮D.水牛角(代犀角)、银花露
E.银花、连翘
7.根据《温热论》,关于温病治疗大法,以下表述不确切的是:
A.在卫汗之可也
B.到气才可清气
C.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银花、连翘、竹叶等
D.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E.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8.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湿则加入:
A.芦根、牛蒡B.芦根、滑石
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
E.薄荷、滑石
9.叶天士认为,温病若从湿热陷入营分者,治疗宜在凉血清热方中加入:
A.犀角(用水牛角代)、地黄B.犀角(用水牛角代)、花露
C.犀角(用水牛角代)、人中黄D.犀角(用水牛角代)、羚羊角
E.犀角(用水牛角代)、竹叶
10.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
A.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B.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C.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D.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E.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二单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半夏泻心汤脉证知识点。(2)《伤寒论》第101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所以半夏泻心汤主症为:心下痞满而不痛(A错),肠鸣下利(BE错),呕吐(C错)。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证表现,不属于半夏泻心汤主症(D对)。故本题选D。
2.【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三单元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百合病病机的知识点。(2)《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1条:“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加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本条论述百合病的病因病机、脉症预后和治疗原则,是百合病的总纲。百合病是一种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D对)。心主血脉,
肺主治节而朝百脉,心肺正常,则气血调和而百脉皆得其养。百合病的主要病位不在肾(ACE错),B选项阴虚火旺没提具体病位(B错)。故本题选D。
3.【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二单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桂枝汤脉证的知识点。(2)《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根据题干症状“恶风、汗出,鼻塞、干呕”与桂枝汤证相符,故辨证为桂枝汤证(D对)。桂枝二越婢一汤证表现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A错)。麻黄汤证表现为“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B错)。小建中汤证表现为“心中悸而烦”(C错)。桂枝新加汤证表现为“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E错)。故本题选D。
4.【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三单元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着的临床表现的知识点。(2)《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所以肾着的临床表现包括:身体重(A错)、腰中冷(B错)、小便自利(D错)、饮食如故(E错)。肾着是邪着于下焦或腰部经络,不在脏腑,故反不渴(C对)。故本题选C。
5.【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四单元温病学-温热论-温病大纲的知识点。(2)温病治法:“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C对);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B错)”。荆芥、防风药性辛温(A错)。银花、连翘是热入营分透热转气用药(D错)。薄荷、豆豉是春温热灼营分兼表证用药(E错)。故本题选C。
6.【答案】A。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四单元温病学-温热论-邪入营血的知识点。(2)《温热论》第2条:“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A对,B错);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D错)”。赤芍、丹皮是热入血分凉血散血用药(C错)。银花、连翘是热入营分透热转气用药(E错)。故本题选A。
7.【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四单元温病学-温热论-卫、气、营、血看法的知识点。(2)《温热论》第4条:“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E错)。在卫汗之可也(A错);到气才宜清气(B错);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是也(D错)”。故本题选C。
8.【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四单元温病学-温热论-温病大纲的知识点。(2)《温热论》第1条:“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D错);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B对)。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牛蒡是温邪夹风的用药(A错)。薄荷是温邪夹风的用药(CE错)。故本题选B。
9.【答案】B。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中医经典-第四单元温病学-温热论-邪入营血的知识点。(2)《温热论》第2条:“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E错);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B对)。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速透斑为要(C错)”。犀角、羚羊角是温热入营的用药(D错)。地黄是热入血分的用药(A错)。故本题选B。
10.【答案】E。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针灸学-第一章经络系统-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知识点。(2)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条区线。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故本题选择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