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心悸的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动过速
B.房室传导阻滞
C.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
D.心脏停搏
E.以上均不是
2.中心型发绀见于:
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脑栓塞
C.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D.休克
E.下肢静脉曲张
3.粪便呈黑色,但隐血试验阴性,见于:
A.下消化道出血
B.上消化道出血
C.服铋剂或铁剂后
D.咽喉部出血吞咽后
E.咯血吞咽后
4.老年人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肾囊肿
B.肾结核
C.膀胱肿瘤
D.肾盂肾炎
E.肾结石
5.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与人体阴阳相应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互统一
6.诊断疾病时以气息分阴阳,属阳者为:
A.语声低微B.语声无力
C.少言沉静D.语声高亢
E.低声懒言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舌苔厚薄反映邪正的盛衰
B.舌苔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
C.舌苔腻腐反映热证
D.剥(落)苔反映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全身虚弱
E.真、假苔反映疾病的轻重、预后
8.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
A.肾虚B.水饮
C.瘀血D.寒证
E.痛证
9.带下奇臭,并见异常颜色,属:
A.寒证B.寒湿
C.血寒D.脾阳虚
E.癌病
10.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称之为:
A.微热B.壮热
C.潮热D.寒热往来
E.表热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心悸的病因。(2)心律失常因心悸就诊的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尤以各种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为最常见(C对),其次是各种心动过速。故本题选C。
2.【答案】A。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发绀的临床特点。(2)中心型发绀是由于呼吸系统、心脏疾病,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临床表现为弥漫性发绀。①呼吸系统疾病:因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所致,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对)、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气胸、大量胸腔积液等。②心脏疾病: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故本题选A。
3.【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呕血与黑便的临床特点。(2)食用动物肝脏、动物血、铁剂、铋剂、炭粉及中药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C对),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呈柏油样大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B错)。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为鲜血便(A错)。咽喉部出血吞咽后和咯血吞咽后出血量不多时无明显改变,出血量较多时可表现为柏油样大便(DE错)。故本题选C。
4.【答案】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血尿中的诊断要点。(2)膀胱肿瘤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血尿(C对)。故本题选C。
5.【答案】E。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全科医疗(中医)-中医学基本概念-整体观念-概念。(2)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故本题选E。
6.【答案】D。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全科医疗(中医)-中医学基本概念-阴阳-阴阳的概念。(2)以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属虚、属寒,为阴。故本题选D。
7.【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全科医疗(中医)-诊法-望诊-舌。(2)腻腐苔皆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A选项薄厚苔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B选项润燥苔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D选项剥(落)苔一般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E选项真假苔对辨别疾病的轻重、预后有重要意义。故本题选C。
8.【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全科医疗(中医)-诊法-望诊-望面色。(2)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故本题选C。
9.【答案】E。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全科医疗(中医)-诊法-闻诊-经带。(2)带下奇臭,并见异常颜色,常见于癌病;带下臭秽而黄稠主湿热;腥而清稀主寒湿。故本题选E。
10.【答案】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全科医疗(中医)-诊法-问诊-问寒热。(2)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A选项发热不高,体温一般不超过38℃,或体温正常仅自觉发热者,称为微热;B选项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属里实热证;D选项指患者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E选项属于干扰选项。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