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口腔执业医师/助理 备考知识 医学人文综合

口腔医师考试相关知识点|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来源:中公医考
2022-11-10 14:37:12
1748
A+

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1.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1)获得性薄膜形成。

(2)细菌黏附和共聚。

(3)菌斑成熟。

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慢,9天后便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高峰。

2.牙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证据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菌斑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的必需因素,证据如下:

(1)实验性龈炎:龈炎的发生与菌斑堆积的情况有关。

(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牙周病的分布、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与该人群的口腔卫生情况、菌斑积聚多少呈正相关。

(3)机械除菌或抗菌治疗有效:采用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机械方法除菌后,可阻止牙周炎症与牙周组织破坏继续进展。使用甲硝唑等药物抗菌治疗对牙周炎也有一定疗效。

(4)动物实验研究:无菌动物采用无菌食物喂养,不会引起龈炎;无菌动物有菌食物喂养,可引起牙周炎症。

(5)宿主免疫反应:牙周病患者的血清或龈沟液中可查到高浓度抗体,在治疗后该抗体反应下降。

3.牙菌斑生物膜的分类

牙菌斑根据其所在部位,以龈缘为界,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1)龈上菌斑

位于龈缘以上的牙菌斑。主要分布在近牙龈的1/3牙冠处和牙上其他不易清洁的窝沟、裂隙、邻接面、龋洞表面等部位,G+兼性球菌占优势,与龋病发生、龈上牙石形成有关,龈缘附近的龈上菌斑还会危害牙周组织。

(2)龈下菌斑

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①附着性菌斑

龈上菌斑延伸到牙周袋内,位于龈缘以下附着于牙根面。其结构、成分与龈上菌斑相似,种类增多,主要为G+球菌及杆菌、丝状菌及少量G-短杆菌和螺旋体等。与龈下牙石的形成、根面龋、根面吸收及牙周炎有关。

②非附着性菌斑

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结构松散,主要为G-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具核梭杆菌及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等)。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非附着性龈下菌斑明显增多,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模拟题】

1. 以下关于非附着性龈下菌斑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为G-厌氧菌

B.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C.主要与龈下牙石、根面龋的发生有关

D.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

E.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以及能动菌等

1.【答案】C。解析:附着性龈下菌斑与龈下牙石的形成、根面龋、根面吸收及牙周炎有关。非附着性龈下菌斑在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结构松散,主要为G-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具核梭杆菌及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等)。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非附着性龈下菌斑明显增多,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故选C。

此外中公医考为大家提供了考前点题(高频考点+历年试题),大家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哦!

编辑推荐:

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分数多少通过?

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分数哪里查?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总分是多少?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口腔医师考试相关知识点|牙釉质发育不全
下一篇:口腔医师考试相关知识点|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临床表现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面授
2021年口腔医师面授课程
 
直播
2021年口腔医师考试直播课
 
直播
口腔医师院长督学技能+笔试课程
 
直播
2021年口腔医师鸣医计划课程体系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