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习题哪里有?重所周知,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中口腔颌面外科学与口腔修复学所占的比重相当占比19%,其实口腔颌面外科学难度较大,考生应结合口腔解剖生理学加以理解,中公医考网为考生搜集整理出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单元的习题,祝大家顺利通过笔试。
1、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不包括
A、安静
B、镇痛
C、止血
D、抗感染
E、补液
2、休克早期或代偿期成人首剂量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一般为
A、500ml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E、2500ml
3、LeFortⅡ型骨折是指
A、颧弓上骨折
B、锥形骨折
C、水平骨折
D、纵形骨折
E、矢状骨折
4、LeFortⅢ型骨折是指
A、锥形骨折
B、下颌骨骨折
C、上颌骨低位骨折
D、上颌骨中位骨折
E、上颌骨高位骨折
5、较易并发颅底骨折的颌骨骨折是
A、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折
B、上颌骨Le FortⅡ型骨折
C、上颌骨Le FortⅢ型骨折
D、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E、下颌骨正中骨折
6、口腔颌面部损伤伴发的颅脑损伤不包括
A、脑震荡
B、脑挫裂伤
C、上颌窦穿孔
D、颅骨骨折
E、脑脊液漏
7、髁突明显移位,成角畸形大于45°角,首选合理的治疗方法是
A、单颌固定+颅颌弹性绷带
B、颌间固定+颅颌弹性绷带
C、单纯颌间固定
D、在双侧磨牙后区垫以2~3mm厚橡皮垫,再用颅颌弹性绷带进行牵引
E、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8、颌骨骨折的复位标准是
A、骨性愈合
B、纤维性愈合
C、骨折线上的牙齿不松动
D、恢复原有咬合关系
E、无感染发生
9、以下不是决定止血方法选择的是
A、根据损伤的部位
B、出血的来源
C、出血的程度
D、患者的意愿
E、现场条件
10、动脉血管出血时呈现
A、漫出状,血色暗红
B、漫出状,血色鲜红
C、喷射状,血色暗红
D、喷射状,血色鲜红
E、以上均不是
11、静脉血管出血时呈现
A、漫出状,血色暗红
B、漫出状,血色鲜红
C、喷射状,血色暗红
D、喷射状,血色鲜红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见下页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创伤性休克的处理原则为安静、镇痛、止血和补液,可用药物协助恢复和维持血压。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休克早期或代偿期,应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可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成人首剂量一般为2000ml(小儿:20ml/kg)。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Le FortⅡ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有时可波及筛窦达颅前凹,出现脑脊液鼻漏。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Le FortⅢ型骨折: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常使面中部凹陷、变长。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Le FortⅢ型骨折:又称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颧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常使面中部凹陷、变长。此型骨折多伴有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出现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口腔颌面部邻近颅脑,颌面伤常伴发颅脑损伤,发生率约为40%。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和脑脊液漏等。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对髁突明显向下移位,成角畸形大于45°角、下颌支高度明显变短5mm,闭合复位不能获得良好咬合关系、髁突骨折片向颅中窝移位、髁突向外移位病突破关节囊者应视为手术适应证。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颌骨骨折的复位标准是恢复患者原有的咬合关系。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复位方法。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出血的急救,要根据损伤的部位、出血的来源和程度(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及现场条件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止血时首先判断是什么血管损伤,一般动脉血成喷射状,血色鲜红,静脉血呈漫出状,血色暗红。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止血时首先判断是什么血管损伤,一般动脉血成喷射状,血色鲜红,静脉血呈漫出状,血色暗红。
上文就是中公医考网小编整理的全部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大家提供便利,为了帮助大家中公医考网推出双师课程,让您的笔试一帆风顺,同时中公医考网小编整理出口腔医师考试的题库,欢迎考生点击做题。
点击下方图片,获取口腔医师考试新版题库
要想获得更多考试试题信息清关注下方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