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多发生于下颌下腺,与下列因素有关: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这些解剖结构均使唾液易于淤滞,导致涎石形成。
涎石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中青年为多见。病期短者数日,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
1.小的涎石一般不造成唾液腺导管阻塞,无任何症状。
2.导管阻塞时则可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
(1)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耳颞部或颈部。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
(2)导管口黏膜红肿,挤压腺体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
(3)导管内的涎石,双手触诊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压痛部的口腔黏膜下有炎性浸润。
(4)涎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下颌下腺因包膜不完整,组织疏松,炎症扩散到邻近组织,可引起下颌下间隙感染。
3.慢性下颌下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是进食时的反复肿胀,疼痛症状并不重。检查腺体呈硬结性肿块,导管口可有脓性或黏液性脓性唾液流出。
1.根据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的特点,导管口溢脓以及双手触诊可扪及导管内结石等,临床可诊断下颌下腺涎石并发下颌下腺炎。
2.确诊应做X线检查,下颌下腺涎石投照下颌横断片及下颌下腺侧位片。
①下颌横断片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
②下颌下腺侧位片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涎石。
3.钙化程度低的涎石,即所谓阴性涎石,在X线片上难以显示。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用唾液腺造影检查,涎石所在处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
4.对于已确诊为涎石病者,不做唾液腺造影,以免将涎石推向导管后部或腺体内。
1. 关于下颌下腺炎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进食时腺体肿胀并伴有疼痛
B.病程长短不一
C.已确诊为涎石病者,需要做唾液腺造影
D.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用下颌横断片检查
E.阴性涎石可用唾液腺造影检查
1.【答案】C。解析:对于已确诊为涎石病者,不做唾液腺造影,以免将涎石推向导管后部或腺体内。下颌下腺炎的患者进食时,腺体肿大、疼痛;可伴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耳颞部或颈部。停止进食后不久,腺体自行复原,疼痛亦随之消失。病期短者数日,长者数年甚至数十年。下颌下腺涎石投照下颌横断片及下颌下腺侧位片:①下颌横断片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②下颌下腺侧位片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涎石。钙化程度低的涎石,即所谓阴性涎石,在X线片上难以显示。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用唾液腺造影检查,涎石所在处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故选C。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