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卫生监督协管
第一节 基本
1.[单选题]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对中毒食品的控制处理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保护现场,立即封存中毒或疑似中毒食品
B.采集中毒或可疑中毒食品备检
C.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
D.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E.卫生处理后的动物性中毒食品可以加工再利用
2.[单选题]对食物中毒的现场消毒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立即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用具和设备
B.餐具用1%~2%碱水煮沸
C.容器用0.2%~0.5%漂白粉溶液浸泡、擦拭消毒
D.接触化学性有害物质的物品用0.2%~0.5%漂白粉溶液浸泡、擦拭消毒
E.地面可用漂白粉溶液擦拭消毒
3.[单选题]选择集中式给水的水源时,不需要考虑的原则是:
A.水量充足 B.水质良好
C.便于防护 D.技术经济合理
E.水中矿物质含量充足
4.[单选题]水源取水点周围,严禁可能污染水源任何活动的水域半径为:
A.50m B.100m
C.150m D.200m
E.500m
5.[单选题]水源的卫生防护要求在水井周围一定的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物,其要求范围是:
A.水井周围至少10m B.水井周围至少20m
C.水井周围至少30m D.水井周围至少40m
E.水井周围至少50m
6.[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来源的是:
A.室外空气
B.室内燃料燃烧
C.人的活动
D.建筑物自身的有害物质
E.室内盆栽释放的气体
1.【答案】E。解析:食物中毒的处理中,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1)保护现场,立即封存中毒或疑似中毒食品。(2)采集中毒或可疑中毒食品备检。(3)调查被污染食物的流向,尽快通过各种方式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并向可能受到中毒或可疑中毒食品影响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部门通报,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4)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对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如果是固体的应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的可与漂白粉混合消毒。真菌性、化学性、动植物性中毒的食品应焚烧或深埋,不得作食品用原料或饲料。对可利用的原料应提出安全的指导处理原则。故本题选E。
2.【答案】D。解析:对中毒场所采取消毒处理:立即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具用具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对接触细菌性中毒食品的餐具、容器、用具、设备等用1%~2%碱水煮沸或用0.2%~0.5%漂白粉溶液浸泡、擦拭消毒。被污染的冰箱、冰柜以及墙壁、地面等可用漂白粉溶液擦拭消毒。如果是接触化学性有害物质的,应将接触物品彻底清洗以消除污染或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废弃处理。故本题选D。
3.【答案】E。解析:集中供水水源选择的条件包括:(1)水量充足:应能满足城镇或居民点的总用水量,并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的发展。(2)水质良好:经净化处理后水源水的感官性状、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3)便于防护:水源周围环境条件较好,取水点应设在城镇和工矿企业的上游。(4)技术和经济上合理: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经济上可支撑、群众方便可取。故本题选E。
4.【答案】B。解析:集中式给水的卫生防护要求:采用地表水水源作饮用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在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禁止捕捞、网箱养殖、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河流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污染水源的废渣、垃圾、有毒物品,不得从事放牧等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采用地下水作饮用水源时,要注意井壁的结构应当严密不漏水,井周围应有一定距离的卫生防护带,在这个区城内不得有污染源存在。故本题选B。
5.【答案】C。解析:分散式给水的卫生防护要求:采用井水作水源时,井应设在污染源上游,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处,周围30m范围内,不得设置渗水厕所、渗水坑、粪坑、垃圾堆和废渣堆等污染物。如规定不得在井台上洗菜、洗衣服、喂饮牲畜,严禁向井内扔东西,将井口加高,加井盖,设置公用提水桶,定期掏挖污泥,加强消毒等。故本题选C。
6.【答案】E。解析:室外来源的污染物主要为室外空气、建筑物自身的有害物质、人为带入室内造成污染,以及生活水污染以水雾形式喷入到室内空气中等;室内来源的污染物主要为室内燃料燃烧、人的活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生物性污染、家用电器等。故本题选E。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我们中公医考网,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新版的资讯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