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极(膀胱之募穴):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疾患;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疾患;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等妇科疾患。
2.关元(小肠之募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3.关元主治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疾患;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疾患;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疾患;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疾患;⑦保健灸常用穴。
4.气海(盲之原)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
5.气海主治①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疾患;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疾患;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疾患;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 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疾患;⑥保健灸常用穴。
6.神阙在脐区,脐中央,主治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证;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疾患;③水肿,小便不利;④保健灸常用穴。
7.下脘在上腹部,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上,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饮食不化、小儿疳积等脾胃疾患;②痞块。
8.建里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上,主治①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脾胃疾患;②水肿。
9.中脘(胃之募穴;腑会)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疾等脾胃疾患;②黄疸;③癫狂痫、脏躁、失眠等神志疾患;④哮喘。
10.上脘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主治①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胃腑疾患;②癫痫、不寐等神志病;③黄疸。
11.膻中(心包之募穴;气会)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疾患;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疾患。
12.天突,在颈前区,胸骨上窝正中央,前正中线上,主治①哮喘、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等肺系疾患;②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
13.廉泉,在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上,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疾患。
14.承浆,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主治①口㖞、齿龈肿痛、流涎、面肿等口面部疾患;②暴喑;③癫痫。
15.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16.任脉可治疗脏腑病。如:腹部、胸部相关内脏病。
17.任脉可治疗妇科病、前阴病。如:月经失调,痛经,崩漏,带下,遗精,阳痿,小便不利,遗尿等。
18.任脉可治疗颈及面口病。如:瘿气,梅核气,咽喉肿痛,暴喑,口歪,牙痛等。
19.任脉可治疗神志病。如:癫痫,失眠等。
20.任脉可治疗虚证。如: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主治虚劳、虚脱等证。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