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知识梳理20条:
1.辨肿-热肿: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疼痛。
2.辨肿-寒肿:不硬,苍白或紫暗,皮肤冷,常伴酸痛。
3.辨肿-湿肿:重垂,深按则如烂棉不起,或有水疱,破后流黄水浸淫。
4.辨肿-风肿:起病急,漫肿宣浮,或病位游走不定,不红,微热,或微痛。
5.辨肿-痰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形态不一,不红不热,皮色不变。
6.辨肿-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
7.辨肿-瘀血肿:肿而胀急,初暗褐,后青紫,渐变黄而消退。
8.辨肿-脓肿:肿势高突,焮红灼热,跳痛剧烈,应指感。
9.辨肿-实肿:①肿势高突,根盘收束;②虚肿:平坦,根盘散漫。
10.辨痛-寒热:①热痛:焮红灼热,疼痛,遇冷痛减;寒痛:不红不热,酸痛,得温缓。
11.辨痛-风痛:痛无定处,走注甚速。
12.辨痛-气痛:攻痛无常,时感抽掣,喜缓怒甚。
13.辨痛-湿痛:酸胀、沉重,凹陷性水肿,或糜烂流水。
14.辨痛-痰痛:微痛或隐痛,压之酸痛,皮色不变。
15.辨痛-化脓痛:肿势急胀,痛如鸡啄,应指明显。
16.辨痛-瘀血痛:初隐痛,色暗褐,继而青紫瘀斑。
17.成脓的特点:疼痛、肿胀、阳证皮温升高、应指感。
18.确认成脓的方法包括: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19.辨脓色泽:①黄白质稠,色泽鲜明说明气血充足;②黄浊质稠,色泽不净说明气火有余;③脓色绿黑稀薄说明蓄毒日久,可损筋伤骨。
20.辨溃疡:①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或岩穴,底部可见结节、坏死组织,流血水,腥臭;梅毒性溃疡:多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基底高低不平,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