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备考知识 中医临床医学

2022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知识点-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2022-04-18 15:19:15
312
A+

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西医内科学占比较大,其中的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是考试的次重点,每年的考试都有所涉及,但内容较为固定,那我们今天主要梳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的重点考点。

1.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2.组织缺铁表现: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①精神行为异常,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②免疫力低易感染,反复发生口腔炎、舌炎、口角炎等;③儿童发育迟缓、智力低下;④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匙状甲。

3.缺铁贫血象:①小细胞低色素贫血;②成熟红细胞苍白区扩大,中心淡染,大小不一;③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fl,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

4.缺铁贫铁代谢检查:①下降,血清铁浓度<8.9 μmol/L,血清铁蛋白(SF)<12 μg/L为缺铁依据(早期诊断及筛查),转铁蛋白饱和度<15%;②上升,总铁结合力>64.4 μmol/L。

5.铁剂治疗:①口服铁剂(首选),常用硫酸亚铁。口服铁剂有效最先表现为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开始服药后5~10天到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3~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6.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为不同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继而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的综合征。

7.再障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

8.重型再障的首发表现:出血、感染、发热。

9.典型再障的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骨髓小粒成分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5)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10.重型再障的血象诊断标准

(1)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15×109/L。

(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3)血小板<20×109L。。

11.雄激素(非重型再障首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重型再障主要方法)。

12.急性白血病(AL)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13.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体征: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胸骨中下段压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膜浸润最常见):头痛、恶心、视力模糊、颈项强直

14.白血病骨髓象(确诊依据):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30%;正常造血细胞严重受抑制,正常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减少;白血病原始细胞形态异常。

15.急性白血病=三系降低(感染+出血+贫血)+胸骨后压痛+淋巴结、肝、脾肿大+骨髓象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30%(确诊)。

16.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脾大+体重下降+白细胞增高+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升高+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Ph染色体(+)。

17.白细胞减少症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持续低于4×109/L的一组综合征。

18.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9.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表现:有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2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贫血+三系减少+骨髓增生活跃+骨髓原始细胞<20%。

编辑推荐:

中医专长与执业医师不同之处?

全国助理医师申报需要哪些材料呢?

2022年中医执医考试报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2022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知识点-内分泌系
下一篇:【中医二试】针灸学知识点总结(4)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 院长督查班
直播+面授
院长督查班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鸣医计划
直播+面授
鸣医计划系列
 
2021中医医师网络课程-技能冲锋班
预售网课
技能冲锋班
 
2021年中医医师网络课程-基础夯实班
预售网课
基础夯实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