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备考知识 中医临床医学

2019年中医医师考试考点--儿科四诊特点

2019-06-26 10:46:54
903
A+

(3) 察鼻

主要观察鼻内分泌物和鼻形的变化。鼻塞流清涕,为风寒感冒;鼻流黄浊涕,为风热客肺;长期鼻流浊涕,气味腥臭,为肺经郁热;鼻孔干燥,为肺经燥热伤阴;鼻衄鲜红,为肺热迫血妄行;鼻翼扇动,伴气急喘促,为肺气郁闭。

(4) 察口

唇色淡白为气血不足;唇色淡青为风寒束表;唇色红赤为热;唇色红紫为瘀热互结;唇色樱红,为暴泻伤阴;唇白而肿,是为唇风;面颊潮红,唯口唇周围苍白,是丹痧征象。口腔黏膜色淡白为虚为寒,色红为实为热。口腔破溃糜烂,为心脾积热之口疮;口内白屑成片,为鹅口疮。两颊黏膜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周围红晕,为麻疹粘膜斑。上下臼齿间腮腺管口红肿如粟粒,按摩肿胀腮部无脓水流出者为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有脓水流出者为发颐(化脓性腮腺炎)。齿衄龈痛,为胃火上炎;牙龈红肿,为胃热熏蒸。新生儿牙龈上有白色斑点斑块,称为马牙。咽红恶寒发热是外感之象;咽红乳蛾肿痛为外感风热或肺胃之火上炎;乳蛾溢脓,是热壅肉腐;乳蛾大而不红,是为肥大,多为余热未,或气虚不敛。咽痛微红,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为白喉之症。

(5) 察耳

小儿耳壳丰厚,颜色红润,是先天肾气充沛的表现;耳壳薄软,耳舟不清,是先天肾气未充的证候。耳内疼痛流脓,为肝胆火盛之证。以耳垂为中心的腮部漫肿疼痛,是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之表现。

(6) 察二阴

男孩阴囊不紧不松是肾气充沛的表现。若阴囊松弛,多为体虚或发热;阴囊中睾丸肿大透亮不红,为疝;阴囊中有物下坠,时大时小,上下可移,为小肠下坠之狐疝。阴囊水肿,常见于阳虚阴水;女孩前阴部潮红灼热,常见于湿热下注,亦须注意是否有蛲虫病。

小儿肛门潮湿红痛,多属尿布皮炎。肛门脱出,为中下陷之脱肛;肛门裂开出血,多因大便秘结,热迫大肠所致。

4. 辨斑疹

皮肤之发斑,形态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皮肤之出疹,高出皮面,压之退色。斑与疹在儿科多见于外感时行疾病,如麻疹、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水痘等;也见于杂病,如紫癜等。疹细小状如麻粒,潮热,3-4天出疹,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麻疹;皮疹细小,呈浅红色,身热不甚,常见于风疹;若发热3、4天后热退疹出,疹细稠密,如玫瑰红色,常为奶麻;肤红如锦,稠布疹点,身热,舌绛如草莓,常见于猩红热;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见于水痘。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常见于荨麻疹。斑色红艳,摸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多为热毒炽盛,病在营血;斑色紫暗,面色苍白,肢冷脉细,为气不摄血,血溢脉外。

5. 察二便

初生婴儿的胎粪,呈暗绿色或赤褐色,黏稠无臭;母乳喂养儿,大便呈卵黄色,稠而不成形,常发酸臭气;牛奶、羊奶喂养儿,大便呈淡黄白色,质地较硬,有臭气。大便燥结,为内有实热或津伤内热;大便稀薄,夹有白色凝块,为内伤乳食;大便稀薄,色黄秽臭,为肠腑湿热;下利清谷,洞泄不止,为脾肾阳虚;大便赤白黏冻,为湿热积滞,常见于痢疾;婴幼儿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闹,常为肠套叠;大便色泽灰白不黄,多系胆道阻滞。小便黄褐如浓茶,伴身黄、目黄,多为湿热黄疸;若小便色红如洗肉水,或镜检红细胞增多者,为尿血,鲜红色为血热妄行,淡红色为气不摄血,红褐色为瘀热内结,暗红色为阴虚内热;若小便混浊如米泔水,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调所致,常见于积滞与疳证。

6. 察指纹

指纹的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浮”即指纹浮现,显露于外,主病邪在表;“沉”即指纹沉伏,深而不显,主病邪在里。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纹色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滞涩,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纹在风关,示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进命关,示病邪深入,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危重。察指纹时,应结合患儿无病时的指纹状况,以及患病后的证候表现,分析。当指纹与病证不符时,当“舍纹从证”。病情轻者指纹的变化一般不著,故也可“舍纹从证”,不必拘泥。

编辑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题库:中医试题及答案六月份汇总

2019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汇总

2019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综合笔试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方式汇总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已经陆续结束考核了,那么接下来便需要大家一鼓作气,开始准备2019年中医综合笔试考试了,中公医考网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巩固知识,了解不足,特意推出了2019执业助理医师模考大赛点击参加模考,赢取丰厚大奖。

点击下图进行了解报名

上一页2/2 下一页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方剂速记口诀
下一篇:【中医二试】针灸学知识点总结(4)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 院长督查班
直播+面授
院长督查班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鸣医计划
直播+面授
鸣医计划系列
 
2021中医医师网络课程-技能冲锋班
预售网课
技能冲锋班
 
2021年中医医师网络课程-基础夯实班
预售网课
基础夯实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