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助理 备考知识 中医基础

2022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梳理25条-第九章 病因辨证

2022-02-17 17:36:38
397
A+

风淫证候:

1.风邪袭表:恶风寒,微发热,汗出,苔薄白,脉浮缓

2.风邪犯肺:鼻塞、流清涕,喷嚏,或伴咽喉痒痛、咳嗽

3.风客肌肤:突发皮肤瘙痒、丘疹

4.风邪中络:肢体肌肤麻木、口眼歪斜

5.风胜行痹:肢体关节游走作痛

6.风水相搏:新起面睑肢体浮肿

寒淫证候:

7.临床表现:恶寒重,或伴发热,无汗,头身痛,鼻塞或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或见咳嗽哮喘,咯痰稀白,或为脘腹疼痛,呕吐,肠鸣泄泻;或手足拘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白或青,舌苔白,脉弦紧或伏等。

8.①伤寒证:指寒邪外袭于表。②中寒证:指寒邪直中脏腑。

暑淫证候:

9.发热恶热,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数

10.发热,猝然昏倒,汗出不止,气喘,甚至昏迷、惊厥、抽搐等

11.高热,神昏,胸闷,腹痛,呕恶,无汗等

湿淫证候:

12.头昏沉如裹,嗜睡,身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纳呆,恶心,肢体关节、肌肉酸痛,大便稀,小便浑浊

13.局部渗漏湿液

14.皮肤出现湿疹、瘙痒,妇女可见带下量多

15.面色晦垢,舌苔滑腻,脉濡缓或细等

燥淫证候:

16.皮肤干燥甚则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17.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燥易伤肺),脉象偏浮。

18.有凉燥与温燥之分。

①凉燥:常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

②温燥:常见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

火淫证候:

19.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饮,汗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质红绛,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

20.神昏、谵语,惊厥,抽搐,衄血,吐血,斑疹

21.狂躁,痈肿疮疡

22.喜证:临床表现: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肢体疲软,脉缓。

23.怒证:临床表现:烦躁多怒,胸胁胀闷,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眩晕,或腹胀、泄泻,甚至呕血、发狂、昏厥,舌红苔黄,脉弦劲有力。

24.悲恐证:临床表现:善悲喜哭,精神萎靡,疲乏少力,面色惨淡;或胆怯易惊,恐惧不安,心悸失眠,常被恶梦惊醒,甚则二便失禁,或为滑精、阳痿等。

25.忧思证:情志抑郁,忧愁不乐,表情淡漠,胸闷胁胀,善太息,失眠多梦,头晕健忘,心悸,倦怠乏力,纳谷不馨,腹胀,脉沉弦等。

编辑推荐:

2022年中医教材变动内容有哪些?

有中医医师资格证可以开中医诊所吗?

全国助理医师申报需要哪些材料呢?

如果大家还有问题的可以继续在留言区留言哦!

留言区
联系方式:  *
您的疑问:  *
 
温馨提示:请正确填写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后期联系您!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2022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梳理20条-第二章 望诊
下一篇:【中医二试】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总结30条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 院长督查班
直播+面授
院长督查班
 
2021中医医师辅导课程-鸣医计划
直播+面授
鸣医计划系列
 
2021中医医师网络课程-技能冲锋班
预售网课
技能冲锋班
 
2021年中医医师网络课程-基础夯实班
预售网课
基础夯实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