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
A2型题
1.伤寒患者肥达反应阳性常开始于病程的:
A.第1周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第5周
2.有关AIDS的抗病毒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核苷类似物可阻止病毒DNA链的合成
B.非核苷类似物可直接抑制病毒反转录酶的活性
C.蛋白酶抑制剂可直接破坏病毒蛋白酶的结构
D.长期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易发生肝功能损伤
E.印地那韦可引起肾结石
3.男性,8岁。发热,头痛3天,伴神志不清6小时,于12月8日入院。既往体健。体检:T:39.9℃,BP:110/70mmHg,浅昏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球结膜水肿。四肢可见散在的瘀点,颈抵抗(+),克氏征(+)。血WBC:20×109/L,中性粒细胞92%,淋巴细胞8%,Hb:157g/L。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H2O,WBC:2600×106/L,多核细胞88%,单核细胞12%,蛋白3.3g/L,糖0.8mmol/L,氯化物91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 B.中毒型痢疾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A.中和抗体 B.血凝抑制抗体
C.补体结合抗体 D.特异性IgM抗体
E.Vi抗体
5.确诊为乙脑,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颈强直,有呼吸暂停,应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A.糖皮质激素 B.镇静
C.速尿 D.吸氧
E.20%甘露醇
1.【答案】B。解析:肥达反应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
2.【答案】C。解析: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选择性抑制HIV反转录酶,掺入正在延长的DNA链中,使DNA链的延长终止。非核苷类反转录酶作用于HIV反转录酶某位点,使其失去活性二抑制HIV复制。蛋白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蛋白酶,阻断HIV复制和成熟中必需的蛋白质合成。
3.【答案】E。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起病急骤,恶寒,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此期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皮肤黏膜的瘀点瘀斑。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在2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0以上。有DIC者,血小板减少。脑脊液有压力升高,混浊,细胞数常达1×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显著增高,糖含量常明显降低。
4.【答案】D。解析: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可用做早期诊断。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测到,两周达高峰。
5.【答案】E。解析:双侧瞳孔不等大是脑水肿所致钩回疝的早期表现。本证为脑水肿所致。脑水肿所致者以脱水降低颅内压为主,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或推注。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