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题
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在传染病流行时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隔离治疗
B.强制隔离
C.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D.停工、停业、停课
E.实施交通检疫
答案:D
解析: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防御、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听课;封闭或者封存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④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⑤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故此题的较佳选项是D.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予以隔离治疗的是
A.疑似传染病患者
B.甲类传染病患者
C.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D.乙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E.除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以外的乙类传染病患者
答案:C
解析:《传染病防疫法》第四十八条: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淋病、梅毒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予以
隔离治疗。
3.发现传染病病情应及时按照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疫情应遵循的原则是
A.系统控制原则
B.系统通报原则
C.属地管理原则
D.隶属关系原则
E.直接向上级领导报告
答案:C
解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4.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的对象是
A.儿童
B.在校学生
C.未成年人
D.成年人
E.全体社会公民
答案:A
解析: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
二、B型题
(5~6题共用备选答案)
A.霍乱、鼠疫
B.霍乱、麻疹
C.梅毒、麻风病
D.梅毒、艾滋病
E.麻风病、黑热病
5.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答案:D
6.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答案:E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