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题
1.当归补血汤原方当归与黄芪的配伍用量比例是
A.1:1
B.1:2
C-1:5
D.2:1
E.5:1
答案:C
解析:当归补血汤方中以黄芪为君药,其用量是当归的五倍。
2.左归丸组成中含有而右归丸组成中不含有的药物是
A.枸杞子
B.龟板胶
C.鹿角胶
D.山茱萸
E.菟丝子
答案:B
解析:左归丸组成是怀熟地、炒山药、枸杞、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
3.左归丸与一贯煎相同的功用是
A.滋阴
B.疏肝
C.补脾
D.降火
E.益气
答案:A
解析:左归丸的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一贯煎的功用:滋阴疏肝。
4.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为君,意在
A.补气生血
B.补气团表
C.补气托毒
D.补气行血
E.补气行水
答案:A
解析: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其意义有二:一来方中重用黄芪,量大力宏,急固欲散亡之阳气;二来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
5.主治劳倦伤脾所致的发热,后世称为‘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炙甘草汤
C.竹叶石膏汤
D.白虎加人参汤
E.补中益气汤
答案:E
解析: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所治病证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李东垣《脾胃论》提出:“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即因烦劳则虚而生热,采用甘温之品以补元气,而虚热自退,为“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为“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
6.炙甘草汤的组物中含有
A.麦冬、麻仁、枣仁
B.生地、元参、麦冬
C.阿胶、当归、芍药
D.生姜、大枣、黄芪
E.生地、阿胶、麦冬
答案:E
解析:炙甘草汤的组成是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7.炙甘草汤中配伍桂枝、生姜的主要用意是
A.温阳化气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脉
D.通阳复脉
E.通阳化气
答案:D
解析:炙甘草汤中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故本题选D。
8.六味地黄丸中的君药是
A.茯苓
B.黄芪
C.熟地
D.山药
E.山茱萸
答案:C
解析: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方中重用熟地,性温味甘,主人肾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9.肾气丸原方用量较大的药物是
A.桂枝
B.山药
C.炮附子
D.干地黄
E.山萸肉
答案:D
解析:金匮肾气丸五次出现于《金匿要略》, 其组成是:干地黄8两,山药、山茱萸各4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3两,桂枝、附子(炮)各1两。主治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不得溺或小便反多,短气(痰饮所致), 消渴,烦热不得卧,脐下急痛(不得溺所致)以及脚气上人,少腹不仁等。以熟地黄易于地黄,而药物份量仍承宗仲景。干地黄苦、甘、寒,在方中处君药地位,在决定方剂的寒热属性方面起了主要作用。方中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10.右归丸除温补肾阳外,还具有的功用
A.纳气平喘
B.补益脾胃
C.理气健脾
D.散寒止痛
E.填精补血
答案:E
解析: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11.大补阴丸的组物中含有
A.黄精
B.黄芩
C.黄连
D.黄柏
E.黄芪
答案:D
解析:大补阴丸的组物有熟地黄、知母、黄柏、龟板、猪脊髓。
二、B型题
(12-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茯苓
B.附子
C.白术
D.甘草
E.人参
12.生脉散与四君子汤的组成中均含有药物是
答案:E
解析:生脉散组成:人参、麦门冬、五味子。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13.四逆散与四逆汤的组成中均含有药物是
答案:D
解析:四逆散组成: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四逆汤组成:甘草、干姜、附子。
(14-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气阴两伤,久咳自汗者
B.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者
C.阴虚火旺,骨蒸盗汗者
D.虚火灼金,咳嗽咯血者
E.虚劳肺痿,干咳无痰者
14.生脉散适用于
答案:A
15.当归补血汤适用于
答案:B
(16-17题共用备选答案)
A.渗湿
B.通便
C.升阳
D.补血
E.疏肝
16.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答案:A
解析:参苓白术散的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17.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答案:D
解析:炙甘草汤的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