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CHF
凡是心脏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都可使用强心苷,但对不同病因的CHF治疗效果有差异:
①伴有房颤或心室率快的CHF疗效较好;
②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慢性冠心病,尤其是心脏已扩大引起心功能不全或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低排血量的CHF疗效良好;
③贫血、甲亢、Vit B1缺乏症所致CHF,因能量产生障碍,疗效较差;
④肺原性心脏病、心肌炎、或风湿活动期的 CHF 疗效差。因为缺氧的心肌,除能量代谢障碍外,还可因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提高浦氏纤维的兴奋性;
⑤心肌外机械因素所致CHF,疗效差,甚至无效或有害,如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
2.治疗某些心律失常
①房颤 (>350次/分钟):主要危害在于心房过多冲动下传到心室,引起心室频率过快,心室充盈不足,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导致循环障碍。强心苷并不停止或取消房颤,而是抑制房室传导,使较多的冲动不能通过房室结下达到心室,隐匿在房室结中,缓解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②房扑 (250次/分钟):与房颤比,源于心房的冲动较房颤少,但冲动较强,容易传入心室,引起心率过快而且不易控制。强心苷可缩短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使房扑转为房颤,然后再通过负性传导作用,减慢心室率。部分患者可以恢复窦性心率。
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心苷可兴奋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心房肌的自律性,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注意二点:①不能用于室性心动过速,②强心苷中毒时也会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应先予以鉴别。
[不良反应]
强心苷治疗 CHF 安全范围小。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大,中毒症状与CHF 症状不易
鉴别,因此毒性反应发生率高,约有20%用药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强心苷的毒性反应与药物抑制Na+ + + +-K-ATP 酶的程度有关,当 Na-K-ATP 酶的活性抑制>30%,即可出现毒性反应;当达到或超过60-80%,则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主要是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和心肌细胞低钾造成。
1.胃肠道反应:较常见早期中毒反应,是由于药物兴奋了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剧烈呕吐应减量或停药;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除一般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外,如出现视觉异常:黄视、绿视、视物模糊等即为中毒先兆,需停药;
3.心脏反应:是强心苷较危险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需停药。
①快速型心律失常
②房室传导阻滞
③窦性心动过缓
[禁忌症]
①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④房室传导阻滞;
⑤单纯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时发生的肺淤血症状;
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⑦动脉瘤;
⑧严重的心肌衰竭性CHF。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