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苷中毒的处理
①停药:出现中毒先兆,及时停药,监测强心苷血药浓度有助于及早发现。一般地高辛血药浓度3ng/ml,洋地黄在45ng/ml即可诊断为中毒。
②补钾:洋地黄中毒常伴有低钾,但血清钾正常并不代表细胞内不缺钾,所以药物中毒时,低钾与血清钾正常者都应补钾但不可过量 (发生传导阻滞不能补钾,因钾离子能抑制传导)。
③补镁:镁是ATP酶的激动剂,缺镁时钾不能进入细胞内,故顽固性低钾经补钾治疗仍无效时,常表明患者缺镁,补镁后中毒症状很快消失。补镁还有助于纠正心力衰竭,增进食欲。因此有人认为洋地黄中毒时,不论血钾水平如何,也不论心律失常性质如何,只要不是高血镁症,均可补镁。但肾功能不全、神志不请和呼吸中枢抑制的患者补镁应慎重,以防加重昏迷及诱发呼吸停止。
消胆胺 (降脂树脂1):在肠道内洛合洋地黄,打断药物的肝肠循环,减少洋地黄吸收和血液浓度。
苯妥英钠:与强心苷竞争Na+ + + +-K -ATP酶,恢复Na -K -ATP酶活性。是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各种早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较安全、较有效的药物,尤其对治疗室速疗效好。
利多卡因: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特异性地高辛抗体Fab片段:用于治疗严重的地高辛中毒,它可使心肌的地高辛迅速转移到抗体上,形成没有活性的地高辛-抗体片段复合物,解毒作用迅速可靠,但可导致心力衰竭恶化。
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一般不采用电复律,因为常引起致命性室颤,只有在各种治疗措施均无效时,作为较后的手段。
阿托品:M-R阻断药治疗药物中毒时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选用异丙肾上腺素,以防引起或加重室性异位搏动。
起搏器:洋地黄中毒引起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心室率〈40次/分〉,伴有明显的脑缺血症状或发生晕厥等症状、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安装人工起搏器。
[药物相互作用]《实用内科药物治疗学》
①与抗心律失常药合用
②与排钾利尿药合用
③与促进胃肠运动药合用
④与抑制胃肠运动药合用
⑤与抗心肌缺血药合用
⑥与抗高血压药合用
⑦与血管活性药物合用
⑧与洋地黄类强心苷类药物自身的相互作用
⑨与其它药物合用
[给药方法]
体存量:患者体内洋地黄的蓄积量
化量、饱和量、全效量:达到较大或较好疗效时洋地黄体存量
有效治疗量、负荷量:发挥较好疗效时较小的洋地黄量,相当于洋地黄饱和量的1/2-1/3。
1.速给法 适用于病情紧急,2周内没有用过强心苷类药物的患者,在24h内达到负荷量;
2.缓给法 适用于轻、中度和慢性患者,在2-3d达到负荷量,
3.每日维持疗法 每日服用维持量洋地黄,经过5-7个半衰期,即可达到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
4.补充维持量 根据病因、病情和治疗反应决定每日维持量及疗程
洋地黄毒苷 地高辛 毛花苷 G 毒毛花苷K
负荷量mg 0.7 1.5 0.8 0.25-0.5
维持量mg 0.05-0.1 0.125-0.5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