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霸笔记第二章
(1)斑疹 斑和疹都是全身性疾病反映于皮肤的一种证候表现。
斑疹常见于外感热病,亦可点大成片,或红或紫,平铺于皮下,摸之不碍手者,谓之斑;
色红疹点小如粟,高出于皮肤,摸之碍手(亦有不高出皮肤,抚之无碍手之感),谓之疹。
斑疹的色泽,以红活润泽为顺
深红如鸡冠色---热毒炽盛;
色紫暗者---热毒盛极、阴液大伤
色淡红或淡紫者---气血不足,或阳气衰微
斑疹的形态,以分布均匀,疏密适中为顺
若稀疏松浮---病邪轻浅
稠密紧束,压之不褪色---热毒深重
疹点疏密不匀,或先后不齐,或见而即陷者--正气不足,病邪内陷的危候。
内伤杂病见斑疹---多属血热
若斑色暗紫,其形较大,时出时陷---多为气虚不能摄血或挟有瘀血
(2)白(疒咅) 又名白疹,是皮肤上出现的晶莹如粟的透明小疱疹,高出皮肤,擦破流水,以胸部及颈项部为多见,亦偶见于四肢,唯不见于面部,多系湿郁肌表,汗出不彻所致。
(3)痈疽疔疖 痈疽疔疖,都属于在皮肤体表部位有形证可见的疮疡一类的外科病症。
痈:发病局部范围较大,红、肿、热、痛,根盘紧束者,属阳证;
疽: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属阴证;
疔: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角坚硬,或麻或痒或木,顶白而痛者
疖:起于浅表,形圆而红、肿、热、痛,化脓即软者
(四)望舌质和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舌与脏腑分候部位
1.望舌质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望舌质对于诊察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判断疾病预后转归,
具有重要意义。望舌质,主要是察其颜色、形态的异常。
望舌态
(1)强硬:热入心包 痰浊内阻 中风先兆
(2)痿软:气血两虚 阴液枯竭
(3)颤动:气血亏虚 肝风内动
(4)吐弄:心脾有热 动风先兆
(5)歪斜:肝风内动 痰瘀阻络
(6)短缩:寒凝经脉 热灼筋痿
2.望舌苔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
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仅有一层薄白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是胃气正常的表现。病苔是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
(1)望苔色 苔色主要有白、黄、灰、黑四种。苔色与病邪性质有关,故察苔色可以推断疾病性质。
①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
薄白苔---正常、表证初起
舌淡苔白---里寒证
积粉苔(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在舌上,扪之不燥)---浊邪与热毒互结,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
②黄苔:主热证、里证。
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
外感病,苔由白转黄者---表邪入里化热
舌淡胖嫩而见苔黄滑润者---阳虚水湿不化
由于黄苔主热主里,因此黄苔又常与红绛舌并见。
③灰苔:主里证,可见于里热证,亦可寒湿证。灰色即浅黑色,常可发展为黑苔,故灰黑苔常同时并见。灰苔可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
苔灰而润---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
而苔灰干燥---热炽津伤,或阴虚火旺。
④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
黑苔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
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热极津枯
苔黑而润滑---阳虚寒盛
可见灰黑苔辨寒热,看苔之干燥与润滑有重要意义。
(2)望苔质 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
①薄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又称见底苔
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者
厚苔:透过舌苔见不到苔下之舌质,又称不见底苔
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饮痰湿积滞者
薄厚
渐厚: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
突然增厚: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厚薄
渐薄,复生薄白新苔:邪消正复,正胜邪,病退。
骤然消退,无新生薄苔: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②润燥:正常舌苔是润泽的,为津液上承之征。
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燥苔
苔面粗糙刺手---糙苔,多见于热盛津伤或阴液亏耗的病证。
苔面水分过多,扪之滑利而湿---滑苔,多是水湿内停之征。
舌苔由燥转润,往往是热邪渐退或津液渐复之象,表示病情好转,若由润变燥,则表明津液已伤,热势加重,或邪从热化。
③腻腐: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浊而滑腻的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刮之难去,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阳气被阴邪所抑的病变,如痰饮、湿温等病证。
腐苔,苔质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脱,多由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等病。
④剥落:苔的有无与消长变化,是正邪斗争互为消长的表现。若舌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以致舌面光洁如镜,即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也属胃的气阴两伤之候。若花剥而兼有腻苔者,说明痰浊未化,正气已伤,病情较为复杂。
⑤有根与无根
有根苔:舌苔坚敛而着实,紧贴着舌面,刮之难去,舌与苔如同一体,苔像从舌里长出来的,又叫真苔;多为实证、热证,表示有胃气。
无根苔:而舌苔不着实,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不像是从舌上生出来的,又叫假苔。多见于虚证、寒证,表示胃气衰。
点击查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霸笔记第二章
更多执业药师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
2017年执业药师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更多考试信息请点击执业药师考试全攻略了解,更多备考资讯请登录国家了解!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