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一》考点:非甾体抗炎药12-15
以下是中公医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总结的关于“治则与治法”的浓缩考前攻略精华,年年有考点,建议收藏。
1.正治(逆治)治疗方法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从治)治疗方法为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塞因塞用(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真实假虚证)。
3.对于阴阳偏盛,采用“损其有余”之法,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4.对于阴阳偏衰,采用“补其不足”之法,①阴虚,则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②阳虚,则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③阴阳两虚,则阴阳并补。
5.助阳解表法适用于阳虚外感表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等表证,兼见形寒肢冷,面白声微,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6.吐法适用于中风、癫狂、喉痹之痰涎壅盛、阻塞咽喉或宿食停滞胃脘,或误食毒物,毒物尚在胃中者。
7.针对水饮、痰湿、瘀血、宿食积滞、胃肠湿热内结或寒积等停留体内的里实证,应采用的治法是下法。
8.凡由气、血、痰、湿、食等壅滞而形成的积滞痞块,均可用消法。
以上是中公医考网为广大考生们总结的关于“治则与治法”的浓缩考前攻略精华,建议收藏并且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有助于考试。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