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首页 执业药师 备考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总结二·辛凉解表药

来源:中公医考网
2023-04-03 16:56:20
437
A+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总结二 辛凉解表药

药物

功效

主治

薄荷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疏肝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气郁滞,胸闷胁胀。宜后下。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

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滑利二便。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热疹痒;热毒疮肿,痄腮

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既散外来之风热,又息内生之肝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热或肝热之目赤翳障,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蜜),

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血热吐衄

菊花

疏散风热(黄),平肝明目(白),

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阴虚之眼目昏花;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眩晕;热毒疮肿

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

生津(鲜),升阳止泻(煨)

治项背强痛与阳明头痛最宜。外感表证,项背强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热病烦渴,消渴证;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柴胡

解表退热(生),疏肝

解郁(醋),升举阳气

为肝胆经之主药。邪在少阳之寒热往来,感冒高热;肝郁气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蜜)

最善治阳明头痛,疹痘斑透发不畅及热毒上攻诸证。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热毒疮肿,丹毒,痄腮,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温毒发斑;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崩漏下血及胃下垂、子宫脱垂等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

风热头痛、头昏,牙痛;风热目赤肿痛或目昏多泪;风湿痹痛,肢体拘急

淡豆豉

解表,除烦

风热表证;热郁胸中之烦闷不眠

浮萍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

利水消肿

风热表证;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水肿,小便不利

木贼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翳障;血热下血

【药组对比小结】

药物

相似点

不同点

薄荷

均能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及风疹瘙痒

辛凉,芳香轻清,主散上焦风热,发汗力较强。又善清利头目、利咽,治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兼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胸闷胁胀

牛蒡子

辛苦性寒,宣透清降,长于清泄热邪,兼利二便。又能宣肺利咽,治风热咳嗽咳痰不畅及咽喉肿痛;解毒消肿,治热毒疮肿、痄腮

蝉蜕

甘寒质轻,能宣肺疗哑,治音哑咽痛;明目退翳,治风热上攻之目赤、翳障;祛风止痉,治小儿惊风夜啼及破伤风等

桑叶

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

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葛根

均为解表升阳之品

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还可透疹,治疗麻疹不透。葛根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

柴胡

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还能升清阳而举陷,多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

升麻

入肺与脾、胃经,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还可发表透疹,治麻疹不透。升麻升清阳而举陷,多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

【总结】

1.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

2.升阳:柴胡、葛根(止泻)、升麻、黄芪+枳实(主治)。【口诀】胡歌升旗。

3.疏肝(12味):青皮、月季花、蒺藜、麦芽、木蝴蝶、佛手、薄荷、吴茱萸、柴胡、香附、香橼、梅花。【口诀】情急埋木佛,何物护香梅。

4.明目退翳(7味):青葙子、谷精草、密蒙花、木贼、珍珠、蝉蜕、炉甘石。

【口诀】退役青谷蜜贼住禅庐。

5.清热解毒(13味):朱砂、绞股蓝、贯众、豨莶草、益母草、连钱草、升麻、苎麻根、菊花、硼砂、大黄、黄药子、虎杖。【口诀】朱蓝种草麻花,杀黄虎。

6.治头痛:

(1)阳明头痛(眉棱骨疼痛):白芷、葛根(兼项背强痛)、升麻。【口诀】白鸽养生。

(2)太阳头痛(后脑疼痛):羌活。【口诀】枪指太阳穴。

(3)巅顶头痛(厥阴、头顶疼痛):藁本。【口诀】高→巅顶。

(4)少阴头痛(头痛连齿):独活、细辛。【口诀】恶毒的少奶奶很细心。

(5)鼻渊头痛(通窍止痛):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口诀】二辛鼻苍白。

(6)少阳头痛(头两侧及太阳穴,偏头痛):柴胡、黄芩。

7.内外风兼治(散外风、息内风):防风、蝉蜕、天麻、僵蚕。

8.利水:浮萍、芦根、蒲黄、海藻、昆布、海浮石、海蛤壳、淡竹叶。【口诀】以水利水。

9.治少阳寒热——柴胡、黄芩 治迎风流泪——木贼 为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推荐阅读:

大专学历考执业药师要几年?

执业药师考试是笔试还是机考?

报考执业药师第二学历要求是什么?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总结一·辛温解表药
下一篇:《西药一》考点:生物利用度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网课
百炼药师高端课程
 
网课
“药”神尊享班
 
网课
冲刺点睛班
 
网课
OAO旗舰组合A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