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溃疡性结肠炎,辞去首相职务,舆论一片哗然。溃疡性结肠炎究竟是种什么病?为何几十年都不好?治疗难点在哪里?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虽有多种学说,但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病是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
一、常见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
①腹泻伴黏液脓血便;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是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②腹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减轻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③其他症状:可有腹胀,严重病例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全身表现(中、重型):
发热;衰弱、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等表现
3.并发症:
①中毒性巨结肠;
②直肠-结肠癌变;
③其他并发症:肠道大出血在本病发生率约3%,急性肠穿孔多与中毒性巨结肠有关,肠梗阻少见
二、药物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疾病,可反复出现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为了确保UC症状得到长期缓解,不可擅自停药或自行减量,以免造成症状复发或加重。
1.氨基水杨酸制剂(主要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的有效药物。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一般适用于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急性发作期或重症患者。
3.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①硫唑嘌呤或巯嘌呤;②环孢素A;③英夫利西单抗
三、外科治疗
1.直肠结肠切除及传统的回肠造口术。
2.保留直肠的全结肠切除术或次全结肠切除术,回肠直肠吻合。
3.全结肠切除并回肠肛管吻合。
4.结肠直肠切除及带储袋的回肠造口术。
5.全直肠结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
四、手术时机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手术率超过30%,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出现大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癌变或可疑癌变时进行手术,这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绝对手术指征。但这类患者往往是在内科治疗失败、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进行的急诊手术。
要选择更加合适的手术时机:
1.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经验的胃肠外科医生应该尽早参与到患者的综合治疗中来,及时与内科医生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尽早发现需要手术的患者。
2.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过程中要积极干预合并的感染、营养不良、内环境紊乱等异常。这不仅关系到内科治疗的效果,也在需要手术时减少了不良结局的发生。
3.对于病变广泛、活动期以及急性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等情况,要及时发现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依赖的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依赖的患者,外科医生要勇于承担、积极手术,围手术期注意采取必要的综合治疗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
思维导图+3年试题
免费下载!免费下载!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