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咳颗粒。
2.既跌打损伤又能治疗崩漏下血的是:云南白药。
3.能够治疗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的是:跌打丸。
4.一般跌打损伤都可用的:七厘散。
5.七厘散的用药禁忌是:孕妇禁用。
6.京万红软膏的主治是: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7.马应龙痔疮膏的使用方法:用于痔疮便血肿痛时应将备用的注入管轻轻插入肛门内,挤入2g左右药膏;用于肛裂时,把药膏敷于裂口内,敷药前应将肛门洗净。
8.气虚质与阳虚质的区别:二者均有气不足,舌淡的表现,且不耐风寒湿邪,但气虚质多见疲乏,气短懒言,舌边齿痕等;阳虚质多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脉沉迟等。
9.痰湿质与湿热质的区别:二者均有粘腻油光,苔腻,脉滑的表现,但痰湿质多见痰多胸闷,喜食甜腻;湿热质多见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等热像的表现。
10.气郁质的题干信息常与情志相关。
11.血瘀质的题干信息常见晦暗,瘀点瘀斑,紫黯等色泽相关的字眼。
12.阴虚质的题干信息常与干燥相关,如: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
13.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生机旺盛,脏腑稚嫩。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14.小儿捏脊的位置:背脊正中。
15.小儿保健摩腹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16.小儿保健捏脊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17.小儿保健按揉足三里穴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18.小儿保健按揉四神聪穴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19.小儿保健推拿迎香穴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20.常见证型——临床症状
血虚——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
气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脉弱。
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阳虚——畏寒肢冷,面色㿠白,脉沉迟无力。
气滞——胀痛,痛无定处,情志抑郁,脉弦。
血瘀——刺痛,痛有定处,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食积——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
寒湿(痰湿)——重着,苔白腻,脉滑/濡。
湿热(痰热)——身热不扬,苔黄腻,脉滑数。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