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2岁。因右下智齿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
1.为减少出血,保持术野清晰,常在麻药中加入:
A.肾上腺素B.立止血
C.安络血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2.拔除该牙应麻醉的神经是同侧的:
A.下牙槽神经+舌神经B.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C.颊神经+舌神经D.腭神经+舌神经+颊神经
E.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
3.注射麻药后出现左眼睑闭合不全,可能的原因是:
A.麻醉下牙槽神经B.麻醉了嚼肌神经
C.麻醉了颊神经D.麻醉了面神经
E.口服激素
4.拔牙后第3天,拔牙区剧烈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张口度正常,牙槽窝空虚,并覆盖有白色假膜,可能原因是:
A.间隙感染B.牙槽脓肿
C.干槽症D.三叉神经痛
E.神经损伤
患者男性,32岁。6天前感冒后出现左下后牙区胀痛,进食、吞咽时加重。昨日起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张口受限,低热,头痛,检查可见:左下颌角区颊部稍肿胀,无压痛,张口度两指,左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龈红肿充血,挤压可见远中盲袋内少量脓液溢出,颊侧前庭沟丰满、充血,压痛明显、叩诊(-),无松动,咽侧壁稍充血,无压痛。
5.如患者出现重度张口受限,以下颌角为中心的肿胀,皮肤潮红、压痛,此时应怀疑存在:
A.颞下间隙感染B.颞间隙感染
C.颌下间隙感染D.翼颌间隙感染
E.咬肌间隙感染
6.如下颌角区存在广泛凹陷性水肿,怀疑局部脓肿形成,此时最有效检查方法为:
A.触诊B.X线检查
C.化验D.粗针头穿刺
E.观察体温变化
7.如果下颌升支区脓肿形成而未得到及时引流,约多长时间可造成骨质破坏:
A.7~10天B.1~2周
C.2~4周D.4~6周
E.6周以上
8.此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仅有远中牙龈轻度压痛,此时应:
A.龈切消除盲袋B.局部冲洗上药
C.拔除患牙D.口服抗生素继续消炎
E.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肾上腺素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其他选项属于全身止血药物。
2.【答案】E。解析:(1)下牙槽神经支配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黏骨膜及下唇部,以下唇麻木为注射成功的主要标志。(2)舌神经支配同侧下颌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及舌前2/3部分。(3)颊神经支配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部黏膜、颊肌和皮肤。局部可有肿胀、麻木感。因此,拔除下颌智齿的时候需要麻醉三个神经。
3.【答案】D。解析:下牙槽神经口内阻滞麻醉时,注射针偏向外后不触及骨面,或偏上越过乙状切迹,而致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而发生暂时性面瘫。
4.【答案】C。解析:该症状为干槽症的典型症状,拔牙区剧烈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牙槽窝空虚,并覆盖有白色假膜。
5.【答案】E。解析:咬肌间隙感染的症状: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不易触到波动感(穿刺诊断),易形成下颌骨升支边缘性骨髓炎。因此答案为E。
6.【答案】D。解析:如果脓肿已经形成,最有效检查方法为粗针头(8、9号针头)穿刺,可穿刺出来脓液。
7.【答案】C。解析:X线片检查在骨髓炎的急性期常看不到有骨质破坏。一般在发病2~4周,进入慢性期,颌骨已有明显破坏后X线片检查才具有诊断价值。故一般脓肿未及时得到引流,2~4周可造成骨质破坏。
8.【答案】C。解析:咬肌间隙感染缓解或被控制后,应及早对引起感染之病灶牙进行治疗或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