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牙菌斑生物膜最早可用显示剂显色的时间:
A.菌斑形成12小时后
B.菌斑形成9天后
C.菌斑形成10~30天
D.菌斑形成2小时
E.获得性膜形成后数分钟
1.【答案】A。解析: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获得性薄膜形成。②细菌黏附和共聚。③菌斑成熟:一般12小时后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A对),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慢,9天后便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高峰。
2. 在妊娠期龈炎患者的龈下菌斑中,优势菌的是:
A.具核梭杆菌
B.齿垢密螺旋体
C.牙龈卟啉单胞菌
D.福赛坦氏菌
E.中间普氏菌
2.【答案】E。解析:各型牙周病有关的致病菌:
牙周病类型 |
致病菌种类 |
慢性龈炎 |
黏性放线菌 内氏放线菌 微小微单胞菌 黄褐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牙龈二氧化碳嗜纤维菌 |
妊娠期龈炎 |
中间普氏菌(E对) |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
具核梭杆菌 中间普氏菌 齿垢密螺旋体 |
慢性牙周炎 |
牙龈卟啉单胞菌 中间普氏菌 福赛坦氏菌 直肠弯曲杆菌 具核梭杆菌 |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
伴放线聚集杆菌 |
3. 婴幼儿鹅口疮局部治疗通常应用的是:
A.2%四环素液
B.3%硼酸溶液
C.1.5%双氧水溶液
D.2%碳酸氢钠溶液
E.0.02%呋喃西林溶液
3.【答案】D。解析: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是2%~4%的碳酸氢钠溶液。
4. 慢性唇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巨唇,沟纹舌,面肌抽搐
B.唇部反复,面神经麻痹
C.唇肿,干燥,脱屑
D.唇肿,叶脉舌,舌乳头炎
E.面瘫,巨舌,口角炎
4.【答案】C。解析:慢性唇炎又称为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是唇部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分为两种,慢性脱屑性唇炎:唇红部干燥、皲裂、表面有黄白色的脱屑,脱屑可以没有疼痛地撕下,下面是鲜红的“无皮”样组织。口周皮肤和口腔内的黏膜组织常常不会被累及。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如果继发感染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表现。慢性糜烂性唇炎:唇红部反复糜烂,有炎性渗出物,形成黄色结痂,如果有出血可形成血痂。痂皮脱落可形成糜烂面,疼痛明显。患者可有发胀、发痒的症状。
5. 不属于剥脱性龈病损的是:
A.天疱疮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D.口腔扁平苔藓
E.口腔白斑病
5.【答案】E。解析:所谓的剥脱性龈病损并不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而是多种疾患在牙龈的表征,其中包括类天疱疮、扁平苔藓、天疱疮、红斑狼疮或其他发疱或苔藓样疾病,而白斑不属于发疱型疾病。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