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体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疾病: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水痘
C.结核
D.霍乱
E.鹅口疮
1.【答案】E。解析:病原为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疾病是鹅口疮(E对),鹅口疮是白假丝酵母菌感染黏膜所致,白假丝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A错)的病原体是EB病毒(EBV),EB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水痘(B错)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霍乱(D错)的病原体是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2. 参与构成蛋白质合成场所的RNA是:
A.信使RNA
B.核糖体RNA
C.核内小RNA
D.催化性RNA
E.转运RNA
2.【答案】B。解析:(1)参与构成蛋白质合成场所的RNA是核糖体RNA(rRAN)(B对),故本题选B。(2)转运RNA(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3)信使RNA(mRAN)是携带了信息的RNA。
3. 主要作用于髓伴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的是:
A.呋塞米
B.螺内酯
C.氢氯噻嗪
D.氨苯蝶啶
E.甘露醇
3.【答案】A。解析:呋塞米(A对)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特异性抑制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同向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螺内酯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Na+-H+交换,结果Na+、Cl-和水排泄增多而发挥利尿作用(B错)。氢氯噻嗪(C错)主要抑制远端小管前段和近端小管(作用较轻)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换,K+分泌增多而发挥利尿作用。氨苯蝶啶(D错)是直接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进入上皮细胞,进而改变跨膜电位,而减少K+的分泌;Na+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Na+、Cl-及水排泄增多而发挥利尿作用。甘露醇(E错)进入体内后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从肾小球滤过后,不易被肾小球重吸收,使尿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水分而发挥利尿作用。
4. 仅含一种类型核酸的病原体是:
A.单纯疱疹病毒
B.结核分枝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沙眼衣原体
E.白假丝酵母菌
4.【答案】A。解析:仅含一种类型核酸的微生物为非细胞型微生物,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单纯疱疹病毒(A对)为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结核分枝杆菌(B错)为细菌,衣氏放线菌(C错)为放线菌,沙眼衣原体(D错)为衣原体,均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DNA与RNA会同时存在,有两种核酸。白假丝酵母菌(E错)为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DNA与RNA会同时存在,有两种核酸。
5. 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三磷酸腺苷
B.脂肪酸
C.氮基酸
D.磷酸肌酸
E.葡萄糖
5.【答案】A。解析:ATP(三磷酸腺苷)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