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在公卫医师资格考试当中主要以A1型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把握的重点主要是氮平衡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对应的主要人群。
氮平衡指一定时间内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B=I-(U+F+S)。式中:B为氮平衡;I为摄入氮;U+F+S为排出氮(U:尿氮;F:粪氮;S:皮肤氮)。氮平衡的三种表现形式及对应的主要人群如下:
种类 |
概念 |
氮平衡 |
例子 |
零氮平衡 |
摄入氮=排出氮 |
B=0 |
健康成人维持在零氮平衡并富裕5% |
正氮平衡 |
摄入氮>排出氮 |
B>0 |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康复期的患者,以及需要增加肌肉的运动员 |
负氮平衡 |
摄入氮<排出氮 |
B<0 |
饥饿、疾病及老年时 |
氮平衡常用于人体蛋白质需要量研究和评价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
影响氮平衡实验的因素主要有:
1.膳食含氮量变化:机体如从原来的高氮膳食进入低氮膳食,或者相反,氮的排出量都不会立即出现相应的反应。
2.能量摄入量。
3.机体所处状态:疾病、应激状态,甚至精神过度紧张均可增加氮的排出。
4.氮平衡实验中由于难以准确收集和计算的必要氮损失。
5.实验膳食含氮量。
例题:有关氮平衡的正确叙述是()
A.零氮平衡多见于健康的孕妇
B.氮平衡实质上是表示每日氨基酸进出人体的量
C.零氮平衡常见于儿童
D.正氮平衡、负氮平衡均见于正常成人
E.每日摄入的氮量少于排出的氮量,为负氮平衡
【答案】E。解析:1.零氮平衡是指摄入氮=排出氮,对应的人群是健康人群;2.正氮平衡是指摄入氮>排出氮,对应的人群是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康复期的患者,以及需要增加肌肉的运动员;3.负氮平衡是指摄入氮<排出氮,对应的人群是饥饿、疾病及老年人。故本题答案选E。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