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招聘

 
首页 医疗招聘 试题资料 每日一练

医院招聘护理岗考试108个常考知识点汇总

来源:中公医疗卫生网
2022-01-12 15:33:57
380
A+

基础护理学:

1.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2.国际护士节为5月12日,是南丁格尔的生日。

3.马斯洛基本层次需要论主要分七个层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顺序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急救物品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物品完好率达100%。

5.抢救时,凡口头医嘱必须向医生复诵1次,双方确认无误方可执行;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6.一般病室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22℃~24℃为宜;早产儿24℃~

26℃,老年人22℃~24℃,新生儿沐浴室温26℃~28℃。

7.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对肾脏不利,湿度过低对呼吸系统不利。

8.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为35~40dB,护士应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9.胎膜早破患者,采用头低足高位,防止脐带脱出。

10.颅内压增高患者,采用头高足低位,可以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11.腋杖的长度为使用者身高减去40cm。腋窝与拐杖顶垫之间距离2~3cm,底端距离足跟15~20cm。

12.放置轮椅时,使椅背与床尾平齐,椅面朝向床头;上,下坡时减速,嘱患者抓紧扶手,身体尽量向后靠。注意保暖,毛毯上端高过病人颈部15cm左右。

13.压疮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四期。

14.保留灌肠目的是镇静或催眠,治疗肠道感染;保留时间在1小时以上。

15.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取右侧卧位,以提高疗效。

16.肛管排气时肛管插入直肠15~18cm,保留时间为<20分钟。

内科:

1.气道炎症是哮喘的本质,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

2.少量咯血:每天<100ml;中等量咯血:每天100~500ml;大量咯血:每天>500ml或一次>300ml。

3.窒息是大咯血最危险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4.ARDS主要措施包括给予合适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和小潮气量通气。

5.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最常累及二尖瓣。

6.急性心衰的典型表现是端坐呼吸,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

7.急性心衰的吸氧应给予20%~30%乙醇湿化后6~8L/min高流量给氧。

8.上、下消化道分界线为屈氏韧带(十二指肠悬韧带),也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分界线。

9.食管有三处生理狭窄:食管上端、主动脉弓水平、食管下端,是异物滞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10.上消化道出血量估计:

(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每天出血量>5~10ml;

(2)黑便:每天出血量在50~100ml以上;

(3)呕血: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

(4)休克:出血量超过1000ml。

11.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为肝炎后肝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是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

12.镜下血尿: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脓尿:新鲜离心尿液每高倍视野白细胞>5个。

13.贫血的诊断标准:<120g/L(男);<110g/L(女);<100g/L(孕妇)。

14.可采用“Z”形注射法或空气注射法注射铁剂。

1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缺乏维生素B12或(和)叶酸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特有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1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采用脾切除。

17.痛风的首发症状为急性关节炎,最易受累的关节是第一跖趾关节。痛风的生化指标是高尿酸血症,首选药为秋水仙碱(五版)。

18.癫痫持续状态: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是地西泮。

19.三叉神经痛首选卡马西平,轻者亦可服用解热镇痛药物。

20.GBS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细胞数正常,而蛋白质明显增高。通常在病后第2~4周最明显。

21.帕金森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典型症状为静止性震颤。

2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主要)、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外科:

1.外科休克中,以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最常见。

2.各类休克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

3.休克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一般成人麻醉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

5.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以下为外痔。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及痔块脱出;外痔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6.肛裂病理改变为肛裂、“前哨痔”和肛乳头肥大,称“肛裂三联征”。典型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

7.肾损伤最典型的表现是血尿,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待病情稳定、血尿消失后可离床活动。

8.膀胱破裂的确诊检查:膀胱造影。

9.会阴部骑跨伤可引起尿道球部损伤;骨盆骨折损伤尿道膜部。

10.为预防尿道狭窄,尿道损伤术后应定期进行尿道扩张。

11.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尿频,夜尿更加明显。最典型的症状是进行性排尿困难。

12.食管癌早期可有哽噎感、异物感。食管癌中、晚期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13.胃癌多见于胃窦部。胃癌早期的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胃癌晚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肝。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是:胃镜检查。

14.胰腺癌好发的部位为:胰头。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是上腹痛。

15.肾癌三联征:血尿(间歇无痛性血尿)、肿块、腰痛。

16.疖、痈、甲沟炎、指头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7.预防破伤风首要的护理措施是清创;治疗破伤风的核心环节是解痉。

18.丹毒、破伤风隔离方式为接触性隔离。

19.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窒息。

20.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的时机是出现搏动性跳痛。

21.处理伤口顺序:清洁→污染→感染。

22.清创术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施行。

23.烧伤补液:一般遵循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的原则。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胶体液首选血浆。

24.关节脱位特有体征:关节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25.肩关节脱位最常见。典型体征为“方肩”畸形,杜加试验阳性。

26.肘关节脱位:肘部明显畸形,肘后三点关系失常,与肱骨踝上骨折相鉴别。

27.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检查方法: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28.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有价值的指标: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29.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可动脉快速推注4℃的5%葡萄糖盐水给予降温。

妇产科:

1.大阴唇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是外阴局部受伤易形成血肿的部位。

2.输卵管由内向外分为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4部分。

3.一般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4.子宫内膜增殖期:5~14天,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子宫内膜分泌期:15~28天,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月经期:1~4天,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骤降,子宫内膜功能层脱落。

5.一次月经的出血平均量约为20~60ml,超过80ml即为月经过多。

6.胎儿附属物包括胎盘、胎膜、脐带、羊水。

7.胎盘具有气体交换、供给营养、排泄废物、防御功能与合成功能。

8.预产期的计算方式:阳历,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9.满16周,宫底高度在脐耻之间;满32周,宫底高度在脐与剑突之间。

10.胎产式指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之间的关系。两者平行为纵产式,两者垂直为横产式。

11.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1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临床上以枕左前位最常见。

13.妊娠32~34周、分娩期(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日内,最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14.胎儿娩出后,立即在腹部放置沙袋,持续24h,以防腹压骤降诱发心力衰竭。

15.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以母乳喂养;Ⅲ级或以上者,应及时回乳。

16.妊娠期糖尿病首选用药为胰岛素。

17.胎盘早剥主要的原因为底蜕膜出血,常见于妊高征患者。

18.胎膜早破的典型表现为孕妇突感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继而有少量间断性排出。

19.羊水栓塞的典型表现是破膜后产妇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血压急剧下降等。为预防羊水栓塞人工破膜宜在宫缩的间歇期,破口要小并流速要慢。

20.产后心理调节一般经历3个时期:依赖期(产后3天)、依赖-独立期(产后3~14天)、独立期(产后2周~1个月)。依赖-独立期这一时期容易产生压抑。

21.诊断性刮宫在止血的同时能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22.子宫颈炎症主要治疗方式为物理治疗,治疗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天。

儿科:

1.足月儿指37周≤胎龄<42周的新生儿,早产儿指胎龄<37周的新生儿,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的新生儿。

2.正常体重儿为2500g~4000g;低出生体重儿<2500g;巨大儿>4000g。

3.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平均120~140次/分;血压平均70/50mmHg。

4.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紧张,易溢乳甚至呕吐。

5.新生儿生后10~12h开始排出墨绿色胎粪,2~3天排完。24h未排出胎粪者怀疑有消化道畸形。

6.小儿出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7.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和交叉伸腿反射。

8.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免疫球蛋白IgG,母乳中富含sIgA,因此6个月以内婴儿不易患感染性疾病。

9.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包括: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螳螂嘴”和“马牙”、粟粒疹。

10.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生后10日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11.新生儿适宜室温为22~24℃,早产儿24~26℃。适宜湿度为55%~65%。

1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最早发生硬肿的部位是小腿。

1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应循序渐进,逐渐复温。

1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病因是喂养不当。

15.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16.小儿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17.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的15%~25%,皮下脂肪厚度0.4~0.8cm;中度25%~40%,皮下脂肪厚度<0.4cm;重度40%以上,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基本消失。

1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惊厥、手足抽搐、喉痉挛发作。喉痉挛是最严重的后果。治疗原则:先止惊,后补钙,再补维生素D。

19.小儿惊厥以高热惊厥最常见。控制惊厥首选地西泮;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中药学专业基础知识:茯苓和土茯苓异同
下一篇:2023医疗卫生招聘模拟题神经康复学第五章简答题5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