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涉及的项目与疾病较多,每个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检验中会应用各种细胞学检查方法来鉴别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为了方便同学们的记忆将各种染色方法可以鉴别的疾病及特点进行了总结方便同学们记忆。
一、过氧化酶染色(POX)
原理:血细胞内的过氧化酶分解H2O2,释出初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色联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棕黑色化合物,沉着于胞质内。
过氧化酶染色(POX):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方法 |
|
粒细胞系统 |
①分化好的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细胞越成熟,阳性反应越强;②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的程度最强;③分化差的原始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 |
单核细胞系统 |
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 |
其他细胞 |
淋巴细胞阴性 |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三、过碘酸-雪夫反应(PAS)
过碘酸-雪夫反应(糖原染色、PAS)急性红白髓异常→糖原染色阳性 |
|
幼红细胞阳性 |
急性红白血病(M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
幼红细胞阴性 |
AA、MA(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DA)、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鉴别三种急性白血病 |
急淋:原幼细胞呈阳性,红色粗大颗粒或块状 |
急单:(-)/(+),弥漫性淡红色 |
|
急粒:(-)/(+),弥漫性淡红色 |
四、酯酶染色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
特异性酯酶 |
粒细胞酯酶,粒系细胞特有 |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
非特异性酯酶 |
单核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中 |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
非特异性酯酶 |
单核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中 |
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
非特异性酯酶 |
单核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单核系细胞中 |
血液学涉及的检验内容及项目较多,我们要准确记忆各疾病的典型特征,以便做题时能准确的对疾病做出判断。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