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α-糜蛋白酶
本药可分解肽键使粘稠的痰液稀化。可作气管内滴入,以0.5mgml浓度的药液3~5ml,滴入或雾化吸入,每日3~4次。
四、止咯血药物
急诊时咳血的处理,一般属中等量以上咯血。呼吸道出血对病人的威胁与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威胁有所不同,咯血量增多应注意窒息。大量咯血致死原因首先是窒息,它不像呕血或便血,后两者往往导致失血性休克。在急诊室处理此类病例时应注意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支气管内或肺内的血液顺利排出,必要时插管引流或体位引流。濒临窒息的大咯血患者首先需要解除窒息的威胁,与此同时采用药物止血。
针对急诊情况下以药物治疗中等量以上咯血,建议采用脑垂体后叶素。在紧急情况下可将该药10u加于40ml生理盐水或2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注药时注意病人的反应,特别是有无头痛、腹痛、血压突然升高等。如咯血持续或间断出现可以静脉点滴输入脑垂体后叶素。伴有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的病例或孕妇忌用脑垂体后叶素。
中药三七粉,0.5g冲服,或其他止血、凝血药物均可酌用,但其即时纠正中等量咯血的效果均不如垂体后叶素为佳。
五、扩张支气管药物
不论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原因为何,拟肾上腺素能类药物和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均能缓解其症状。
上述两类药物各有许多结构相似的衍化物,应用时应注意它们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它们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可能与通过不同的途径促使环磷腺苷(cAMP)在细胞内的含量增高有关。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羟甲异丁肾上腺素等可通过活化腺苷环化酶,促使更多的三磷腺苷环化为cAMP。从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引起支气管收缩的物质,并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促进粘性分泌物的输送。茶碱等甲基黄嘌呤类药物的作用较广泛,它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心肌和横纹肌,包括横膈肌。
较近有的学者认为,茶碱可以促进肾上腺髓质和其他嗜铬组织释放肾上腺素,提高血浆中的肾上腺素水平。曾经也有作者认为茶碱可抑制磷酸二脂酶,使组织中的cAMP失活,使cAMP逆转为5′-磷腺苷。后者无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1.拟肾上腺素能类药物
临床上应首选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在β受体兴奋中又应当选择扩张支气管作用更强的β2受体兴奋剂。
新近羟甲异丁肾上腺素(舒喘宁)已有干粉制剂可供吸入,每吸可达0.2~0.4mg。间羟异丁肾上腺素(叔丁喘宁)有了与喷雾器相连接的塑料雾化室,增强了气雾吸入的效果。
2.甲基黄嘌呤类药物
氨茶碱是甲基黄嘌呤类药物中较常用的扩张支气管药物。除了一般的口服氨茶碱之外,现在还有茶碱缓释片,其有效血水平可维持12h。静脉注射氨茶碱可以收到较好的药效,但须注意徐缓推注,有心律失常或心脏疾患者尤应小心。Mitenko建议静脉内注射氨茶碱时,首次剂量可按5.6mgkg,而后按0.9mg(kg·h)静脉内滴入,如此血浆中的茶碱浓度可达10mgL。这样的茶碱血浆浓度对患者是安全的,也是有效的。肝功能受损的病例,茶碱从体内清除的能力降低。此类肝功不全的患者只可用较低的药量,0.3mg(kg·h)静脉滴入。
更多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请关注中公卫生临床医学复习资料!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