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招聘

 
首页 医疗招聘 备考指导

【护理学基础知识】烧伤后休克护理的高频考点

来源:
2015-12-11 14:56:27
0
A+
 全国卫生人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

烧伤后48小时内,较大的危险是低血容量性休克,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较主要原因。大面积烧伤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及创面,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于烧伤病人早期的护理就是休克的护理,我们知道低血容量性休克较重要的是补充血容量,怎么补呢?这是卫生事业单位护理专业招聘考试中的一个高频考点,试题中会从不同的侧面来考察学员,中公卫生医疗考试研究院专家总结护理学基础知识-烧伤后休克护理的高频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

按患者每千克(kg)体重每1%烧伤面积(二度~三度)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计算,即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ml另加生理曰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

2.晶体溶液与胶体溶液的量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晶体液:胶体液为2:1,特重度烧伤时为1:1。

3.液体输入的速度:

伤后的第一个24小时,伤后8小时内输入总量的一半,另一半在其后的16小时输完。

4.溶液的种类:

晶体液更好的选择平衡盐液,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胶体液更好的选择血浆,也可用全血。重度烧伤应多输新鲜血。生理日需量常用5%~10%葡萄糖液。

5.补液原则:

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

6.如何监测休克是否好转:

监测每小时尿量是评估休克是否纠正的重要指征之一,也是调整输液速度较有效的观察

指标,一般婴儿应维持在10ml,小儿20ml,成年人30ml以上;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吸

入性烧伤或合并颅脑伤的伤员,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20ml左右;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

50ml以上。

例题1患者男,35岁。体重70kg全身深II度烧伤面积为40%,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量应为( )。

A.6250ml B.6200ml

C.4200ml D.6000ml

E.4800ml

【答案】B。解析: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烧伤面积%×1.5+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70×40×1.5+2000=6200ml,晶体与股体液之比为2:1,其中晶体液、胶体液共4200ml,5%~10%葡萄糖液2000ml(水)。

以上是对烧伤后休克护理高频考点的总结,希望对学员们能有帮助,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更多护理学基础知识,请关注中公卫生护理学备考资料!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临床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小儿补液原则
下一篇:2024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合同制护士考核事宜通知(三)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