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硝酸酯类药物
(3)β受体阻断剂
(4)抗血小板治疗
(5)抗凝治疗
①对溶栓治疗的患者,肝素作为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
②对未溶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较多应用低分子肝素。
(6)再灌注心肌治疗 应在起病3~6h(较多12h)内进行,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备施行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在患者抵达急诊室明确诊断之后,对需施行直接PCI者边给予常规治疗和做术前准备,边将患者送到心导管室。
②溶栓疗法:无条件施行介入治疗,如无禁忌证应立即(接诊患者后30分钟内)行本法治疗。
溶栓药物的应用 以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维蛋白溶酶原,使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国内常用:尿激酶、链激酶、重组链激酶
新型的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仅作用于血栓部位)包括替奈普酶、阿替普酶和来替普酶。
③紧急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介入治疗失败或溶栓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者,宜争取6~8h内施行紧急CABG术,但死亡率明显高于择期CABG术。
(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8)调脂治疗
(9) 恢复期的处理 提倡AMI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作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控制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增加心血管储备功能,从而对其预后产生有益影响。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酌情恢复部分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精神过度紧张。
更多临床医学知识重点,请关注中公卫生临床医学知识库!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