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机物的净化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便有机物逐步无机化或腐殖质化。
1.有机物的无机化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或氨盐,称为氨化阶段。在充足氧气和亚硝酸菌的作用下,氨被氧化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在硝酸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称为硝化阶段。含碳有机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较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则产生甲烷。含硫和磷约有机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较终分别形成硫酸盐或磷酸盐。在厌氧条件下则产生硫醇、硫化氢或磷化氢等恶臭物质,和含氮、碳有机物产生的氨,甲烷等一起以恶臭污染环境。
2.有机物的腐殖质化
腐殖质 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简单的化合物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的好成绩子化合物,称为腐殖质。
腐殖质的成分很复杂,其中含有木质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腐殖酸等。
腐殖质化的卫生学意义:
腐殖质的化学性质稳定,病原体已经死灭,不招引苍蝇,没有不良气味,质地疏松,在卫生上是安全的,又是农业上一种良好的肥料。
(三)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残留
重金属和农药的残留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如不迁移出去,几乎可以长期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含有铅、砷、汞等农药的半减期为10-30年,有机氯农药也需2-4年。化学污染物在土壤或农作物中的残留情况与化学污染物的特性及土壤的理化特性有关。残留情况常用半减期和残留期表示。
土壤的环境容量 土壤对某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容纳的较大负荷量。土壤的环境容量是制定卫生标准和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更多环境卫生学知识点请关注中公卫生预防医学考试资料!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