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比例与匀称性生长有一定规律。
头与身长比例在宫内与婴幼儿期头领先生长,而躯干、下肢生长则较晚,生长时间也较长。这样,头、躯干、下肢长度的比例在生长进程中发生变化。头长占身长(高)的比例在婴幼儿为1/4,到成人后为1/8。
2.体型匀称表示体型(形态)生长的比例关系,如身高的体重(W/H);胸围/身高(身高胸围指数);体重(kg)/身高(cm)×000(Quetelet指数),体重(kg)/身高(cm)2×l04(Kaup指数,幼儿用),年龄的体块指数(BMI/age)等。
3.身材匀称以坐高(顶臀长)与身高(长)的比例表示,反映下肢的生长情况。坐高(顶臀长)占身高(长)的比例由出生时的0.67下降到14岁时的0.53。
任何影响下肢生长的疾病,可使坐高(顶臀长)与身高(长)的比例停留在幼年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与软骨营养不良。
4.指距与身高正常时,指距略小于身高(长)。如指距大于身高1〜2cm,对诊断长骨的异常生长有参考价值,如蜘蛛样指(趾)(马凡综合征)。
更多临床医学考试重点,请关注中公卫生临床医学知识库!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