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在配置液体制剂时,为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常需要在溶剂中加入第三种物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属于
A.助溶剂 B.潜溶剂
C.增溶剂 D.助悬剂
E.乳化剂
答案
11D。解析:本题考查乳剂的乳化剂。吐温80、卖泽、月桂醇硫酸钠是O/W型的乳化剂,聚乙二醇不是乳化剂。
12C。解析:本题考查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吐温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在水中形成胶束,是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并且吐温的溶血作用较弱。
13B。解析:本题考查表面活性剂增溶的机理。增溶作用指在水溶液中非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可使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大大增加的现象;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或复盐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14B。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制剂的特点。液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不如固体制剂方便,但能迅速发挥药效、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液体制剂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
15B。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制剂的特点。液体制剂中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易引起化学降解,必要时加入适当的防腐剂,用途广泛,可内服外用。
16E。解析:液体制剂的质量包括: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匀相液体制剂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液体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
17A。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药物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过程;代谢和排泄过程统称为消除过程。
18D。解析: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不方便。
19D。解析:非极性溶剂由甘油,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组成非极性溶剂是由非性分子溶液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多由共价键构成,无电子或电子活性很小也指偶极矩小的溶剂。
20B。解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系指在水溶液中不解离的一类表面活性剂,其中包括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
21A。解析:对于易水解的药物制剂生产中原料的水分一般控制在0.5%以下。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