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药性理论内容。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桂枝等。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气的不良效用。温热性有伤阴助火之弊,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D选项敛邪是酸味的不良效用。E选项碍胃是甘味的不良效用。
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气效用。温热药所示的效用为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4.【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不良效用。根据中药药性理论,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应慎用甘味药。
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性能。疏散风热药多用于风热感冒,多具辛凉之性。
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性能。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气的所示效用。温热药所示的效用为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性能。根据气味配合,辛味药能发散,寒凉药能解热毒,因此辛凉药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
9.【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性味,辛温药多能发散风寒,其他选项中清热燥湿、发散风热、补气助阳分别为苦寒药、辛凉药、甘温药的性能。
10.【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升降浮沉。升降浮沉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势。升浮类药物上行向外,具有祛风散寒、升阳发表、开窍、涌吐等作用。沉降类药物下行向外,分别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渗湿、潜阳息风、重镇安神、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
11.【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所示效用。酸味的所示效用为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乌梅等。
1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作用,苦味的作用为三泄一燥两坚,三泄分别为清泄、通泄、降泄;一燥即为燥湿;两坚即为坚阴、坚厚肠胃。
1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味配合原则。辛温药的主要疗效为发散风寒。
14.【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作用特点。辛味药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1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性味。发散风寒药,性温,味辛。
1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味配合。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苦甘寒的药多能清热滋阴。
1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五味的作用。表示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安蛔作用的味是酸味。
1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气的效用。温热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伤阴助火。
19.【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不良反应、辛味药的不良效用是耗气伤阴,收敛邪气、伤津伐胃、腻膈碍胃分别为酸味、苦味、甘味的不良效用。
2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五味的作用。表示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味是咸味。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听懂呐,想了解执业药师考试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和中公医考网哦~
阅读推荐: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