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首页 执业药师 备考知识

2017执业药师 药一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二节 液体制剂

来源:中公医考网整理
2017-07-20 17:08:33
1035
A+

(二)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三)絮凝与反絮凝

1.絮凝: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为絮凝剂。ζ电位在20~25mV絮凝。混悬剂处于絮凝状态的特点:沉降速度快、有明显的沉降面、沉降体积大、经振摇后能迅速恢复均匀的混悬状态。常用的絮凝剂有: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酒石酸盐、磷酸盐及氰化物等。

2.反絮凝:使混悬剂的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为反絮凝。加入的电解质为反絮凝剂。

(四)结晶微粒的长大: 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在放置过程中就会出现小的微粒数目不断减少,大的微粒数目不断增加,微粒沉降速度加快的现象

(五)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分散相的浓度增大,稳定性降低。温度变化影响药物的溶解度与溶解速度同时影响微粒的沉降速度、絮凝速度、沉降容积,使稳定性下降。

三、混悬剂的稳定剂

(一)助悬剂: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低分子助悬剂、子助悬剂、硅皂土、触变胶)

(二)润湿剂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四、混悬剂的制备方法

(一)分散法(粉碎时采用加液研磨法;质重、硬度大者应采用“水飞法”)

(二)凝聚法(化学凝聚法、物理凝聚法)

乳剂

乳剂的形成条件:(一)降低表面张力乳剂(二)加入适宜的乳化剂 (三)形成牢固的乳化膜(四)有适当的的相(容积)比

乳剂的稳定性

1.分层: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又称乳析,分层的乳剂经振摇可重新分散。主要由内外相密度差引起。

2.絮凝:乳剂中的乳滴(分散相)发生可逆的(可以复原的)聚集称为絮凝。乳剂中电解质及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是产生絮凝主要原因。处于絮凝状态的乳剂,有利于乳剂的稳定。

3.转相:即O/W变为W/O或反之,当两种性质相反的乳化剂的量接近相等时,容易发生转相,转相时两种乳化剂的量比为转相临界点。

4.合并与破裂:乳化膜破坏导致乳滴变大,称为合并,进而产生油、水分离的现象,为乳剂的破裂。

5.酸败:变质

点击返回:2017执业药师 药一复习课件 第三章 药物固体|液体制剂与应用

点击加入执业药师福利群:556265699

更多执业药师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gyaoshi

2017年执业药师复习备考正在进行中,更多考试信息请点击执业药师考试全攻略了解,更多备考资讯请登录国家了解!

上一页4/4 下一页
微信微信
朋友圈朋友圈
微博微博
上一篇:2017执业药师 药一复习课件 第三章 第一节 固体制剂
下一篇:《西药一》考点:生物利用度

猜你喜欢

热门课程

网课
百炼药师高端课程
 
网课
“药”神尊享班
 
网课
冲刺点睛班
 
网课
OAO旗舰组合A班
 

精品试听课预约

姓名
手机
验证码
获取
立即试听课程试听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医考题APP

APP

医考小程序

小程序

备考交流群

备考交流

机考系统

机考系统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